臺灣特有種珊瑚 這2種列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福爾摩沙僞絲珊瑚族羣,均少於200個羣體。(林務局提供)

珊瑚面臨滅絕危機,納入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農委會昨(8)日預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草案,將臺灣新發現的特有種,福爾摩沙僞絲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列爲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珊瑚礁分佈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淺海,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相當高的生態系之一,又稱海中熱帶雨林,生產力高,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福爾摩沙僞絲珊瑚主要分佈於墾丁萬里桐、臺東基翬及蘭嶼椰油村海域,每個族羣均少於200個羣體;柴山多杯孔珊瑚主要分佈於高雄西子灣柴山海域,少於50個羣體。

由於前述兩者珊瑚皆因自然擾動、人爲活動與開發行爲,棲地狀況不良,經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第10屆第1次委員會議,決議將其自一般類野生動物調整爲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另外,在國際物種名錄的也做了修正,參考華盛頓公約第15、16次會員大會最新修訂附錄,並檢視國際貿易現況與國內市場流通情形,將部分爬蟲綱自一般類野生動物,修正爲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其中,與國內寵物市場較相關的有瑤山鱷蜥、緬甸蟒、豬鼻龜、日本石龜、眼斑龜、四眼龜、粗頸龜等。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少有更動,前次修正已是在2014年7月,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若濫採保育物種,情節重大者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