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影響力投資生態系新象 奠定2025臺灣行動元年基礎

「臺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16日由臺灣影響力投資協會主辦。圖/TIIA提供

臺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16日表示,臺灣影響力的投資生態系,去年以來,在供、需兩端均有顯著的進展,投資早期社會創新企業的創投基金、天使投資人,在基金數量及資產規模上倍增;私募基金在基礎建設之外,也積極佈局投資臺灣的醫療照護產業;共同基金市場則出現了第一檔以永續影響力命名、並遵循SFDR準則的基金。

TIIA理事長陳富煒進一步指出,今年初有兩個地方政府另闢籌資蹊徑,搶先在櫃買中心的永續發展債券專板,分別發行了地方政府單位的第一檔社會責任債券與綠色債券,用於創造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力。該檔債券發行單位臺北市政府,16日亦受邀在2024年第四屆「臺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上,由市長蔣萬安親自致詞。

陳富煒表示,期待TIIA與大家攜手推升臺灣的永續金融更上一層樓,促成2025年爲臺灣影響力投資的行動元年,,從ESG進階到具體落實SDGs影響力投資。

根據去年「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的報告指出,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的管理資產(AUM)在前年已接近1.2兆美元,而過去十年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超過 17% ,是永續金融資產中增長最快速的類別。

TIIA主辦2024年第四屆「臺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今年的主題是「創新金融解決方案、推升SDGs影響力」,探討如何以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共同推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力。

TIIA綜合分析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管理資產快速成長的最主要三項原因:

一、專業投資機構的參與度顯著增加,且更有興趣將其投資組合與SDGs對齊並衡量影響力的實質成果。尤其是永續金融與新興市場相關的領域,多聚焦於氣候變遷、包容性成長和社會公平等主題。全球領導的投資機構已開始發展嚴謹的模型,透過多元因子的指標及更透明化的流程,以具體測量指標來衡量影響力投資。

二、指標性的政策法規陸續推出,一致性的永續揭露準則已然成形。三年前歐盟上路的「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致力剔除漂綠基金,以及去年「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公佈的IFRS國際永續揭露準則:「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一般規定(S1)」及 「氣候相關揭露(S2)」。還有推動中可能改變現有會計制度的「影響力加權會計(IWA)」,亦與最近的熱門議題如碳費價格及碳權交易等息息相關。

三、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合作及合資大幅躍進,所謂「4P’s夥伴關係(Public-Priviate-Philanthropy Partnership)」。透過政策創新鼓勵跨界合作,建構更有利於影響力投資的環境,持續創新並擴大解決方案的規模,例如「永續發展債券」、「社會影響力債券」及「爲成功付費(Pay for Success)」等金融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