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西愛地球減碳植樹行動 打造「國境之西」花園城市

雲林縣「臺西愛地球減碳植樹行動」,打造「國境之西」臺西鄉成爲花園城市。(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政府呼應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將2023年訂爲「雲林減碳生活行動年」,5日偕臺西鄉公所在公所周邊綠地舉行「臺西愛地球減碳植樹行動」,由嘉義大學針對臺西地景風貌,協助種植臺灣原生樹種「魚木」,綠美化公所周邊環境,未來將打造1處兼具環保與生態教育的休憩場域,讓「國境之西」臺西鄉成爲花園城市。

植樹行動由雲林副縣長謝淑亞、臺西鄉長李文來等人共同主持,臺西鄉立幼兒園小朋友、臺西消防人員、義消團體上百人共襄盛舉,現場設有贈苗區,提供免費樹苗給民衆帶回家種植,希望環境保護意識從幼兒教育紮根作起,讓環境的永續發展在生活中實現,全民老少一起來種樹減碳愛地球。

謝淑亞表示,感謝李文來鄉長及臺西鄉親共同推動植樹減碳生活行動,這是臺西鄉引領環境教育最好的示範,現在大家種下希望之樹,待未來樹蔭成林,前來種樹後人乘涼,讓鄉親們散步休憩的同時,亦能欣賞植樹景觀之美。

謝淑亞說,今年度縣府與各公所合作,在20鄉鎮市辦理植樹行動,不論山區、海區或平原,依照環境、季節種下適合樹種,讓雲林縣春夏秋冬四季都能展現不同風貌,且植樹造林所帶來的固碳效果,有降低溫室效應功能,符合SDGs15保育陸地生態永續發展目標。

謝淑亞指出,此次植樹行動特別請嘉義大學何坤益教授指導,種植臺灣原生樹種「魚木」,成樹每年6至7月會開出黃白色花朵,盛花時節猶如羣蝶紛飛,非常美麗。選擇適當原生樹種,種植於合適土地,是美化社區與村裡最好的色彩,大家一起打造雲林綠色生態植栽地景地圖,將「國境之西」臺西鄉變成美麗花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