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金吳東亮接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 提4大核心主軸

工商協進會第26屆理監事(圖/工商協進會提供)

臺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接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發表未來4年的願景藍圖。以四大核心主軸 推動臺灣經濟前行。

一,優化投資營運環境

工商協進會成立70年來,見證臺灣每一個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適時發揮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角色。近年來,美中貿易與科技戰以及新冠疫情的加乘影響,改變全球供應鏈結構,也突顯臺灣地緣戰略價值,工商協進會將持續聚焦「產業發展與勞工政策」、「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稅制法規與監管措施」、「國際經貿與兩岸關係」等議題,邀集工商代表與智庫碩彥共同集思廣益、研提政策建言,透過與政府首長定期召開工商早(午)餐會等各種管道,提供政府施政參考,並支持政府建構開放、透明、高效、安全的企業營運環境,吸引更多國際高科技產業落腳臺灣。

二、深化全球經貿合作

工商協進會長期推動國際及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不僅協助會員企業拓展全球市場,亦發揮「二軌外交」功能,協助政府擴展對外經貿談判空間,降低區域經濟邊緣化風險。工商協進會將持續推動與各國重要工商團體簽訂合作備忘錄,積極發揮遊說功能,協助政府儘速完成CPTPP入會談判,並與重要經貿夥伴洽籤貿易、租稅、投資保障等雙邊或多邊協定,排除貿易投資障礙。同時密切關注WTO、RCEP、IPEF等重要經貿組織發展動態,以及中國大陸政經情勢與投資環境變化,扮演穩定兩岸經貿關係促進者的角色,協助臺商掌握全球佈局情勢,以利企業接軌國際。

三、強化工商創新動能

臺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供應鏈聚落完整,5G布建及滲透率持續茁壯,人文底蘊豐富多元,奠定創新經濟發展優勢。新冠疫情加速數位經濟發展進程,工商協進會將促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強化數位基礎建設、協助各產業導入數位創新,以加速產業升級與多元創新應用開發;同時營造更友善的創新創意環境,包含檢討鬆綁相關法規、研擬租稅及投資獎勵、落實資訊安全與個資保障、加強人才培育等配套策略,鼓勵各產業進行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帶動服務業與製造業跨領域整合,促進新經濟發展。

四、擘劃永續共好未來

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全球已凝聚2050淨零排放共識,臺灣也將此目標正式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淨零碳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工商協進會將促請政府加緊完善低碳基礎建設、加速氣候相關立法工作、投入資源輔導企業導入減碳工程,並進行低碳/負碳技術與新能源研發應用,以提升產業氣候韌性。工商協進會會員結構多元,涵蓋科技製造、金融服務、運輸觀光、農畜食品等各行各業,本會將配合政府扮演「以大帶小」的角色,持續關注全球氣候治理、ESG、碳定價、永續金融、糧食安全等議題,並透過宣導增進企業與全民參與,形成產官學協力,實現產業經濟與社會環境共好的未來,爲地球永續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