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車站周邊交通建設到位 可望重修舊好、振興舊城新生

大臺中轉運中心6月24日開工,預計2025年9月下旬完工,將可大大紓緩臺中火車站前交通。(臺中市政府提供/謝瓊雲臺中傳真)

大臺中轉運中心完工後不僅是公共運輸樞紐,也將是東區指標性建築,改變舊城區景觀。(臺中市政府提供/謝瓊雲臺中傳真)

臺中市中山路上的雅文齋印舖,是市府補助街區活化再生第一件完工的案例。(臺中市政府提供/謝瓊雲臺中傳真)

「臺灣好行─臺中時尚城中城線,是臺中市內第一條舊城區路線,引領旅客看到現代與傳統的不同風貌。(臺中市政府提供/謝瓊雲臺中傳真)

臺中市中區火車站商圈曾是臺中市舊市區、繁榮重鎮,但隨着消費習慣改變、商圈轉移,商機不再;近年臺中市政府透過交通建設、公車路線調整和老舊街區的門面整頓,多管齊下要讓舊城區改頭換面。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隨着總經費達19億元的大臺中轉運中心已開工、臺中第1條臺灣好行上路,民間業者也看好舊市區發展,火車站前的國際級李方艾美酒店即將試營運,地方上都期待中區、西區、東區等地「重修舊好」,3年多來蓄積的力量大爆發,重啓臺中經濟的火車頭。

葉昭甫表示,臺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積極帶動中區商業機能復甦,大臺中轉運中心6月24日開工,象徵臺中門戶計劃起航,預計2025年9月下旬完工,活化舊市區,紓緩站前交通。大臺中轉運中心整合銜接「臺中火車站」、「捷運藍線」、「機場捷運線」、「臺中轉運站」,保留未來捷運藍線及橘線串聯彈性,成爲東區指標建築,也是扭轉舊城區發展的交通樞紐。

東區干城里長張碧芝指出,十多年來政商中心逐漸移轉到西屯區,以往黃金地段的舊市區許多店家外流,最主要關鍵問題之一,就是停車不方便;未來大臺中轉運中心可解決停車困擾,東區帝國糖廠改頭換面,還有站前秀泰影城,建國市場遷建、日本三井投資LaLaport商城,串聯觀光資源及商場,地方都希望舊市區發展有翻轉機會。

爲吸引遊客重返舊市區,由原11路綠能街車轉型上路的「臺灣好行-臺中時尚城中城線」,是市府觀光旅遊局推動的臺中市第1條臺灣好行路線,從中區出發,繞行東、西區及北區,引領旅客體驗時尚與懷舊氛圍,後疫情時代來臨,民衆出遊機會增加,將帶動人潮與商機。

都發局長黃文彬強調,針對臺中火車站周邊老舊街區,市府特別編列2000萬元補助經費,用誠意與創意吸引老店家響應,重新修繕建物本體及外部環境與室內裝修,維持老舊街屋外部景觀,保存原建築風貌特色,室內重新設計裝修後更新老屋使用機能,促進街區產業經濟再生。其中,首件完工案例是位於臺中市中山路的「雅文齋印舖」,透過「修舊如舊」、「重修舊好」的整修精神,保留木造房屋的歷史氛圍,重現風華。

中區區長林忠訓表示,中區一直在等時機,市長盧秀燕爲舊市區打拚的成果已逐漸展現。興中立體停車場去年1月動工,預計明年下半年完工啓用,加上今年推廣地方創生有成,還榮獲「臺灣城鎮品牌獎」銀獎,且五星級的臺中李方艾美酒店將試營運,顯示多數人看好臺中舊城區的觀光發展。

林忠訓認爲,舊市區在疫情下力拚逆勢成長,文創旅店及特色商家進駐,增加很多新亮點,如熄燈22年後的中央書局在原址重新與臺中市民見面,宮原眼科、第四信用合作社的冰品爲觀光客朝聖景點,很多業者不放棄舊市區,願意多付出一點心力,由點線串連成面,就是活化城市契機,市府重大建設陸續開工、完工,翻轉舊城區,創造區域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