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經濟指標10項奪冠 中市府:與市民、企業攜手共同打造幸福城市

臺中市長盧秀燕。(圖/取自盧秀燕臉書)

臺中富市三經濟政策奏效!副市長黃國榮今(2)日主持線上市政會議表示,臺中市經濟近年雖受疫情影響,仍持續穩定成長,多項經濟指標多次蟬聯全國第一。據市府經發局統計,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累積投資金額已超過兩兆元,經濟成果亮眼,今年上半年失業率3.6%也創六都最低,這是市民、企業、市府攜手合作的成果,市府持續努力提升市民平均薪資所得,共同打造幸福城市。

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黃國榮表示,日商三井東區Lalaport 7月25日已上樑,今年底即將完工,預計可創造約2500個就業機會,未來將可爲臺中火車站商圈注入一股活水,市府積極推動建設,如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建設均陸續開工及上樑,也吸引許多產業入駐臺中,如日商三井集團已二度投資臺中超過百億元,感謝各大企業對臺中有信心,看好臺中經濟發展。

黃副市長並指出,臺中市經濟表現雖亮眼,但也有許多地方需精進改善,如市民平均薪資所得仍偏低,呼籲企業主能儘量將獲利回饋在員工待遇及福利上,市府也會共同努力提升臺中市民平均薪資所得,創造良好正向的經濟循環。

今日線上市政會議,由經發局長張峰源以「十項經濟指標全國第一 持續提升市民所得」爲題進行專案報告。張峰源表示,根據中央近期公佈的多項統計數據,臺中已累計10項指標奪冠,其中商業登記家數、實收資本額成長數2項指標更蟬聯9季全國第一,回顧歷次經濟指標奪冠成績,臺中自110年第1季以來,已創下連續6季超過6項指標奪冠的輝煌紀錄,投資額加計臺積電兆元投資,也正式衝破2兆元大關。

張局長並說明,這次公佈的10項指標,包括商業登記實收資本額成長數、商業登記家數成長數、公司登記家數成長率、公司登記家數成長數、新登記工廠家數、特定工廠登記及納管覈准件數、總投資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家數、工廠固定資產投資額與最低失業率等。相較去年同期,今年第2季商業登記資本額成長11.4億元、商業登記家數成長數5,064家、公司登記家數成長率4.16%、公司登記家數成長數4,485家。

張峰源進一步說明,製造業也保持旺盛動能,自108年至今年6月,臺中市臺中新登記工廠家數成長數達3,775家;特定工廠登記自109年第2季截至今年7月15日止,累計受理案件約1萬170件,登記及納管覈准件數5,058件。此外,加計臺積電中科兆元投資計劃,臺中總投資金額截至今年7月已達2兆524億元,其中佔2,895億元的經濟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投資家數248家也均穩坐全國第一。

另外,經濟部最新公佈的「109年工廠校正及營運報告」也顯示,工廠在疫情最嚴峻的109年仍看好臺中前景,投資在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額高達2,847億元。這些企業的穩定投資,持續提供臺中豐沛就業機會,也讓失業率不斷下降,在111年上半年一舉拿下3.6%六都最低的好成績。

經發局說明,企業看好臺中前景加碼投資,企業營收及家戶個人的收入也在穩定成長。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代表「企業有賺錢」的營利事業銷售額從107年底4兆2596億元,成長至110年度的5兆671億元,盧市長任內推升逾8000億元;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也顯示,臺中每戶可支配所得自100年縣市合併後,十年來從91.5萬元成長至108.2萬元,成長約16.7萬元;代表「每人享受經濟福利」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也從26.5萬元成長至36.2萬元,成長約9.7萬元,成長幅度高居六都第二。

張峰源表示,市府持續努力提升市民所得,積極引進高附加價值企業投資臺中,提升整體所得水準,環境方面則希望能完善基礎環境建設,包含會展中心建置、新辦新產業園區等,並透過購物節等振興刺激消費、排除投資障礙、推動產業轉型,同時建構半導體、機械、光電綠能等完整供應鏈,創造更多高薪優質工作機會,也呼籲企業主積極改善員工待遇及福利,爲臺中經濟成長再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