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萬和宮老二媽省親遶境活動今登場

臺中市萬和宮「老二媽」、「聖二媽」省親遶境活動,今日舉行上轎起駕典禮,臺中市長林佳龍受邀爲媽祖扶轎。(馮惠宜攝)

傳承兩百多年、每三年一次的臺中市萬和宮「老二媽」、「聖二媽」省親遶境活動,今(2)日上轎起駕、展開兩天一夜往返西屯孃家的行程。臺中市長林佳龍受邀爲媽祖扶轎,他表示,將持續推動成爲臺中市無形文化資產,把這個全臺灣最有特色與歷史意義的活動,讓全世界都知道。

清晨六點在擊鼓嗚鐘聲響中,林佳龍及萬和宮董事長蕭清傑等人先上香、迎轎後,萬和宮老二媽和聖二媽於衆多信衆簇擁下上轎起駕,分兩條路線出發遶境。

林佳龍表示,大家都知道媽祖在得道成仙前叫林默娘,但萬和宮老二媽卻姓廖,是西屯、南屯地區的大姓;三年一次的萬和宮老二媽、聖二媽回孃家省親遶境,是全臺灣最有特色與歷史意義的活動,市府將持續推動成爲臺中市的無形文化資產,讓世界都知道。

他也說,最近《天下雜誌》2015年金牌服務業調查,「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榮獲「節慶活動」第一名,因爲市府以12個宮廟爲主體串聯成一整年的文化節,未來每年都會舉辦,其中最有歷史的就是萬和宮,可說是臺中媽祖文化的領頭羊,邀請大家跟着媽祖省親遶境,祈願萬事平安、順心。

民政局表示,清嘉慶8年(1803年)間,萬和宮增塑「老二媽」神像,舉行開光點眼儀式;當天一位販賣針線女紅的商人,從外地經過萬和宮時,遇見家住西屯大魚池、名叫廖品孃的少女;商人受託轉告她的父母,家門前的桂花樹下有兩枚龍銀可取出使用,請父母不要傷心難過,廖女父母聞訊趕到女兒房間,發現愛女已經氣絕。之後,親人思女心切至萬和宮探視,見神像老二媽留下淚珠,當地人確信廖品娘已化身爲萬和宮的老二媽。

此一傳聞被列爲犁頭店媽祖神蹟之一,西屯廖家後代更尊稱老二媽爲「姑婆」,每年農曆三月迎老二媽回西屯省親,駐駕兩夜;據傳,老二媽返回時總是下雨,神轎也不肯進宮,讓犁頭店信徒頗爲傷神,改爲三年回一次西屯,停留時間也縮爲一夜。由於最後遶境路線擴及西屯全區,增請萬和宮「聖二媽」共襄盛舉,因而分爲兩條遶境路線。

這項活動預計下午4點左右抵達清靈宮,舉行三獻禮;隔天繼續遶境行程,下午6點半回萬和宮廣場,陣頭表演後,7點舉行迴鑾安座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