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偏鄉小黃公車高達22條 全國第二

因應部分地區道路狹小、客源不足,無法有公車路線,臺中市政府推小黃公車替代,目前中市已有22條小黃公車路線,全國第二高。(臺中市政府交通局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市幅員廣大,不少地區因道路狹窄、客源不足,缺乏大衆運輸。臺中市交通局15日表示,市府推出小黃公車替代,目前已有22條路線,高居全國第二,交通局也滾動式檢討站點設置,民衆滿意度達94%。

交通局表示,市府規畫小黃公車上路,逐年擴大服務路線,讓偏遠地區民衆很有感,小黃公車除提供固定與站牌路線外,還能隨招隨停,改善缺乏公車地區民衆出門的困擾,也有上班族與學生預約小黃公車代步通勤。

交通局說明,開辦至今臺中已有22條小黃公車路線、服務21個原縣區、138個裡,路線總數爲全國第二高,針對搭乘民衆進行滿意度調查,整體滿意度9成以上,廣納地方鄉親建議、考量民衆搭車頻繁站點,經相關會議討論後調整路線站點。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例如爲讓長輩買菜更方便,「黃13路客莊菁埔線」行駛路線,在頂湳裡、菁埔里新增停靠站點,並延駛至華南銀行(清水分行)站;「黃15路沙鹿水裡社線」部分,原本南勢坑居民搭乘公車必須步行近1公里至鄰近站牌,交通局規畫未來小黃公車路線將繞駛進南勢裡慶安宮,並新增停靠站點,讓在地民衆搭車不用長途跋涉。

葉昭甫指出,臺中市公共運輸以不同運具深入各地,小黃公車路線會因應地方需求持續精進,除了路線站牌的微調作業,更提供實體及數位的路線服務資訊,印製各路線的站點、班次服務資訊文宣,提供各區公所及里長協助發放給里民,民衆也可上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