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觀旅局:媽祖園區月底開出租說明會

臺中市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斥資6億元打造,被網路評價爲「三星蚊子館」,觀旅局強調6月底將召開出租說明會。(臺中市府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歷經3任市長,斥資6億元打造的臺中「大安媽祖文化園區」,使用率相當低,甚至被網路評爲三星蚊子館,臺中市議員建議市府可結合自行車產業,規畫自行車驛站、自行車旅館等設施,以發展周邊觀光。臺中市觀旅局長陳美秀說,媽祖園區日前已開放地方使用,6月底前將召開出租說明會。

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是從前市長鬍志強時期開始規畫,盼藉此推動海線地區觀光產業,在園區內規畫8大主題區,市府並編列6億元經費着手打造,於前市長林佳龍任內完工,但原設計的媽祖雕像及基座,最後僅做基座,引發爭議,現任市長盧秀燕團隊與民間團體協調後,將由民間捐贈雕像,預計2024年安置。

臺中市議員施志昌表示,媽祖園區花了6億多元打造,卻屢受外界詬病,更被網路評爲三星蚊子館,大家都很希望媽祖園區妥善利用、得以活化,未來市府經營方向究竟爲何?是要規畫爲沙雕美術館或自行車驛站?

施志昌舉日本鳥取縣爲例,他說,市府在海線地區營造自行車鐵馬路徑,媽祖園區是相當重要的自行車驛站,且臺中市海線又是自行車製造重鎮,建議市府可規畫在媽祖園區設置自行車驛站、旅館等設施,甚至興建自行車博物館,吸引各國人士來觀光,但首先應解決自行車租賃據點及景點串連的問題。

陳美秀表示,媽祖文化園區不是蚊子館,目前1至3樓已提供在地人使用,市府近幾個月也積極與在地潛在廠商溝通,預計6月底召開出租說會,希望廣納建言,先朝短期活化方向推動,目前也正研擬基座建築物空間委由民間廠商租用經營,後續並將配合文化局在園區舉辦行銷與宣傳活動。

觀旅局強調,在長期營運方面,市府將以促參方式推動媽祖園區活化,會請投資廠商評估設置自行車驛站及自行車旅館、租賃等服務的可行性,藉以提升周邊觀光效益、活化園區;至於沙雕美術館的構想則暫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