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武漢“短劇爺爺”袁吉衣:多年演員經驗水到渠成,走紅只是意外
極目新聞記者 詹鈃
工作人員的注視下,一頭白髮的袁吉衣將手指夾上心電監護儀,再把氧氣管塞進鼻子,閉上眼睛躺在病牀上。幾分鐘後,在牀邊的後輩正激烈地討論如何對其進行醫治時,袁吉衣突然“醒來”,開始“吐血”。
這是12月26日下午,河南鄭州中牟縣一網絡短劇的拍攝現場。躺在牀上的演員袁吉衣,正是那位網傳“日薪千元”的“短劇爺爺”。
袁吉衣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人,今年72歲,曾經是黃陂區塑料化工廠的工程師。從工廠離開後,他隨兒子在河南鄭州定居。在社區居民的眼裡,袁吉衣爲人熱心,動手能力強,隨時能上門幫鄰居修理各種電器、水管,提起“老袁”“袁叔叔”,小區無人不知。
另外,袁吉衣還是社區老年大學的骨幹,書法、跳舞、主持、表演,樣樣精通,十多年前出演廣告片後,他在圈內已經小有名氣,曾參演過多部網絡電影、電視劇、微電影。
袁吉衣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因爲熱愛,走上表演的道路,沒想到這次因爲短劇的拍攝而在網絡被大家熟知。袁吉衣說,這次在網絡上走紅只是一次意外,希望每個老年人都老有所成、老有所樂。
袁吉衣(受訪者供圖)
演技精湛的老爺子
24日13時許,在鄭州市中牟縣普羅理想國的一棟別墅裡,一頭銀髮的袁吉衣穿着長款黑色羽絨服,揹着普通黑色雙肩揹包,風塵僕僕。
當天,這裡正在進行一場網絡短劇的拍攝。這部劇裡,袁吉衣飾演男一號的爺爺。
等待化妝的間隙,年過七旬的袁吉衣將白紙墊在地板上,蹲下身,把劇本里自己的臺詞,一句句放大抄寫在白紙上。另一個年輕演員注意到了袁吉衣,馬上將座位讓給他,“袁老很敬業,抄寫臺詞能更好地加深印象。”
袁吉衣在片場
半個小時後,造型師給袁吉衣化好妝,整理髮型,再給他換上一套病號服和拖鞋,他馬上成爲一位“生病”的老爺子。
當天拍攝的戲份裡,老爺子臥牀不醒,幾個孫輩一同在牀邊討論救治方案。拍攝過程中,年輕演員的配合稍顯生疏。“甦醒”後的老爺子袁吉衣表演起來,從臺詞、表情到肢體動作,明顯比年輕演員從容很多。
當天袁吉衣的最後一個鏡頭中,爲了配合男主和女主的機位,一個場景重複拍攝了多次。劇組當天的排班表顯示,整個劇組當天要拍攝25個場次,老爺子參與拍攝的有7個場次,到老爺子收工已經是19時30分。
圖爲短劇拍攝現場
“拿到劇本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就會逐漸形成自己角色的定位。”忙完一天的拍攝,袁吉衣稱,包括劇情中的環境等信息都得花時間琢磨。按他的理解,在這場戲當中,他就是一個身患重病後醒來然後盼着抱重孫子的爺爺,碰到一個很不錯的女孩後,撮合一下女孩和孫子。
袁吉衣說,這部劇中的老爺子就是一個撮合、潤滑的人物,適當時調節一下氣氛,給觀衆一個出乎意料的感覺,效果就達到了。
把握了人物性格和場景,再加上臺詞的熟悉,表演時就能夠做到不是死記硬背臺詞,而是情緒自然流露。
全能熱心的“袁叔叔”
採訪袁吉衣,極目新聞發現他除了聽力因年紀原因有所影響外,其思維敏捷,談吐清晰。
袁吉衣1952年生,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人,此前在黃陂區塑料化工廠工作,是廠內的工程師。
2009年前後,兒子在河南鄭州結婚後,袁吉衣夫妻倆離開武漢,隨兒子到河南鄭州定居。來到兒子居住的小區,袁吉衣積極地參加各種小區公益活動。“我動手能力比較強,哪家有什麼水管、電器出了問題,都可以找我,我都能給他修好。”
袁吉衣主持活動(圖源:受訪者)
那時,小區還開設了老年大學,而老年大學裡開設的書法和太極拳正是他年輕時夢寐以求學的,袁吉衣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兩個班。因爲頭腦聰明、學習認真,後面成爲兩個班的班長。
與袁吉衣住同一個小區的魏女士介紹,袁老家裡有一個地下室,堆滿了他修理各種行當的工具,另外還有一個專門用來寫字的桌子。魏女士稱,小區裡誰家有什麼電器出了問題,或者裝修出現問題,只要袁吉衣有時間,一個電話就能上門幫忙修理。在小區裡,提到“老袁”“袁叔叔”可以說無人不曉。
每年春節前夕,袁吉衣還會自己購買紅色的宣紙,按照小區居民的要求,給有需要的家庭寫上對聯。
在老年大學,書法、畫畫、跳舞、唱歌,只要有活動,袁吉衣都參與進來,有人不願意乾的累活、苦活,他都給攬下來,慢慢成爲老年大學的骨幹和老師,直到校長。
袁吉衣寫字(受訪者供圖)
在每年年終老年大學的晚會上,袁吉衣經常主持和表演一肩挑,他還自費買鼓,將湖北大鼓帶到舞臺上表演。
袁吉衣所在小區鄰居姜先生稱,袁老還精通廚藝,多年前,他靠兩根黃瓜製作的“雙龍戲珠”菜品,在一次社區美食比賽中拿了一等獎。在老年大學,袁吉衣還自己磨漿,支起大鍋,給小區居民做武漢特色小吃麪窩,還自制糊米酒分發給鄰居,鄰居都讚不絕口。
進藝術團後結緣表演
在社區老年大學成爲骨幹後,袁吉衣被引薦進入了河南省老幹部藝術團。
“當年他們團是要到北京中央臺表演舞蹈,但是缺人。”袁吉衣記得,那個舞蹈需要12名男子和12名女子,經朋友引薦,沒有舞蹈基礎的他進入了隊伍,跟着這些專業舞者到全國各地表演。
曾經在河南省老幹部藝術團的尹女士回憶,當時跟袁吉衣接觸,發現他雖然不是舞蹈專業的,但是非常勤奮,每週四次的排練,包括民族舞、芭蕾舞,他都準時參加,而且學東西很快、很認真。
袁吉衣(右二)在舞臺上(受訪者供圖)
尹女士講述,袁吉衣不僅認真勤奮,眼裡也“有活”。團裡出去演出,帶的道具,演完了都是他主動整理、收拾。如果道具出問題了、壞了,他都能夠給修好。
袁吉衣解釋,進老幹部藝術團,他沒有舞蹈基礎,但是既然進了團,給了你機會就得把握住。即使你不是主角也得努力,不能丟臉。比如說基本功差,動作做不到位,但自己表演有一定基礎,起碼在舞臺上表情要出來,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才能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尹女士和老伴此前參與過多部宣傳片的拍攝,袁吉衣最早跟表演結緣,正是源於尹女士的牽線。“離現在有十來年了吧,當時一個微電影的導演要找人拍個宣傳片,需要一個老年人被扶着過馬路的鏡頭,當時我們就推薦了他。”尹女士說,那時跟他說是一個公益廣告,沒有酬勞,袁吉衣一口就答應了。
袁吉衣在廣告片裡的形象(受訪者供圖)
在那之後,尹女士又牽線袁吉衣到貴州去拍攝了一個酒類廣告,該廣告片拍攝、製作精良,一經播出,袁吉衣在行業內的名氣就大起來了。自那之後,袁吉衣會經常客串一些電影、電視劇、微電影、網劇,還在不少微電影裡出演男一號。通過其不斷的揣摩和思考,演技也是突飛猛進。
袁吉衣說,到近幾年,他積累的演出經驗已經很豐富了,所以後面來到短劇行業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希望都能老有所樂
2024年,因爲短劇的爆火,袁吉衣明顯變得更忙了。
“短劇拍攝,頻率、節奏非常快,很多東西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袁吉衣說,一部短劇時長一到兩個小時,每集1-3分鐘,一般3-7天拍一部,最長時間不會超過一週,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壓力很大。
爲了保證效率,節省成本,一般每天拍攝的場次和鏡頭都是按照拍攝週期提前排好,當日內容必須在當日拍攝完成。“白天拍不完晚上繼續拍,晚上沒拍完凌晨繼續拍,直到拍完爲止。”即使前一天的任務拍攝到第二天凌晨3時、4時結束,當天8時30分依然要進行新一天的拍攝,以保證進度。
袁吉衣飾演“藥王”(受訪者供圖)
在前些天,袁吉衣的幾場戲拍到凌晨2時纔到家,當天早晨他睡了不到三個小時,6時又起來,往片場趕。
每天晚上,袁吉衣都要把第二天的劇本詳細看一遍,首先是要保證記住臺詞,然後得弄清楚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哪個節點我要歪頭、哪個節點要有眼淚、哪個節點要吐血等,都得記住。”
一名曾經跟袁吉衣合作過的導演程先生接受極目新聞採訪時表示,袁吉衣很敬業,拍攝期間也不會跟劇組提什麼特別的要求,經驗豐富,值得很多年輕演員學習。
袁吉衣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的工資確實是按天計算,不過,很多時候一部劇裡並非每天都有他的戲,他就可以插空休息。
袁吉衣在劇中(受訪者供圖)
截至目前,袁吉衣已經出演包括《戰神歸來》《我繼承了一萬億》《崑崙帝師》《高手下山》《龍主降臨》等超過100部短劇,飾演的角色有父親、老教授、老神仙、博士、科學家等。
對於越來越多的人找他去演劇,袁吉衣一般只要自己有空,都不會拒絕。“找我去演,是別人瞧得起我,我對他們也必須要尊重。”
袁吉衣的演藝事業,其妻子和兒子都非常支持他七十多歲的年紀追求自己的愛好。對於近幾日他在網絡上的高熱度,袁吉衣說此次走紅只是個意外,他希望老年人能夠有着自己的愛好,老有所樂,心態好,身體好,不給子女和國家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