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塞譴責「富國別狂囤疫苗」:全世界都會付出代價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呼籲復國不要掃購過量疫苗。(圖/路透

實習記者陳妙津綜合報導

全世界新冠疫情嚴峻,但卻出現富國購買過量疫苗,而窮國卻難以取得的情況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今日譴責這種「疫苗民族主義」,並以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HIV/AIDS)危機爲例,指出富國應避免重蹈覆轍,否則只會拖延疫情。

法新社報導,譚德塞對於某些富國只顧到處砸錢搜刮疫苗的行爲表達擔憂,「疫情暴露出世界上不平等的現象,並利用這點加速蔓延中,而有助結束疫情的疫苗,也可能讓這些不平等問題更加嚴重。」

譚德塞說,「疫苗民族主義或許對短期政治目標有利,但終究會導致疫情延長的惡果,如果我們因此對國際合作失去信任,全世界都將爲此付出代價。」

譚德塞也以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HIV/AIDS)危機爲例,指出富國搶購後,貧困國家近10年後才取得救命藥物,讓許多寶貴生命白白犧牲,以及2009年時H1N1新型流感也有同樣狀況發生,「這不是什麼光榮歷史,而是糟糕的過去。」

挪威外交大臣埃裡克森•索裡德(Ine Eriksen Soreide)也對此呼籲表示認同,「一起努力是世界唯一能從疫情中解脫的方法。」輝瑞首席執行長布爾拉則說,每個國家都想先拿到疫苗,造成關係緊張對立,「我們將持續提升產能。」

世界衛生組織(WHO)爲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的機構之一,幫忙各國採購、協調及共享疫苗,以確保全世界疫苗供給公平。COVAX將在未來數週內展開疫苗配送,讓各國感染風險較高的醫療人員年長者能率先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