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軍,經中國解放軍訓練,出師後橫掃非洲,連卡扎菲也懼怕
整齊的正步,嘹亮的口號,如果不是士兵們的膚色黝黑,這樣閱兵式很容易被國外觀衆錯認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排練。
這支部隊雖說不是解放軍,但跟解放軍也算“沾親帶故”,他們就是有“非洲解放軍”、“中國軍隊嫡傳弟子”之稱的坦桑尼亞國防軍。
說坦桑尼亞軍是“解放軍徒弟”,並不是指建制歸屬,而是因爲坦桑尼亞的軍隊從士兵訓練到戰術安排,都被中國解放軍手把手教授指導過。
在跟解放軍學習之前,坦桑尼亞國防軍懶懶散散毫無軍容,更別說戰鬥力;可在得到中國教官親授後,他們的面貌煥然一新,成了解放軍的“低配版”。
大家可不要小瞧這個“低配版”,坦桑尼亞軍可是打遍非洲無敵手的區域重量級軍事力量,打烏干達和利比亞都是大勝而歸。
無論是殘忍暴虐的“非洲仁君”阿明,還是懟遍五常的“卡大佐”卡扎菲,面對坦桑尼亞國防軍的強悍實力,都不得不低頭認輸。
不單如此,坦桑尼亞軍的鉅變還成了中國在非洲的“活廣告”。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因此大增不說,中坦兩國也因爲“師徒”關係長期友好融洽。
坦桑尼亞和中國的友誼是從何時開始的?
坦桑尼亞軍爲何會請解放軍教官指導幫助自己?
脫胎換骨的坦軍又是如何打倒勁敵的?
想要解答這一系列疑問,就要從坦桑尼亞的建國開始說起。
衆所周知,二戰之後美蘇兩國聯手瓦解了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體系,使得亞非拉一系列民族國家紛紛宣佈獨立。
地處東非的坦桑尼亞,就是“隨大流”的一份子。這個一無所有的窮國自1964年正式獨立以來,一直處於農業疲軟、工業全無、民生凋敝的狀態。
坦桑尼亞首任總統尼雷爾想要改變祖國的落後面貌,有過留洋經歷的他受過馬克思主義薰陶,故而在坦桑尼亞剛建國時就宣佈國家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除了確定意識形態,尼雷爾最關心的就是國家的經濟發展。爲了促生產建工業,他想盡了種種辦法,卻因爲經驗不足收效甚微。
正在尼雷爾一籌莫展時,“老師”來了。周恩來總理率代表團走訪非洲各國,帶來了許多先進理念和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成功經驗。
周總理的到來對尼雷爾來說真是打瞌睡就送枕頭,他連忙宣佈和中國正式建交,同時表達了向中國學習的意願。
面對誠意滿滿的坦桑尼亞,中國給予了最大的熱情。不但將中國在農業、工業等領域的先進經驗傾囊相授,還幫助坦桑尼亞搞基建工程。
尼雷爾一直有個心願,那就是在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兩國之間修一條鐵路,方便兩國交通,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
坦桑尼亞曾就此事向蘇聯求援過,結果被“老大哥”拒絕了。見中國如此赤誠相待,尼雷爾就試着跟周總理提出了這個心願。
周總理跟毛主席商議過後,決定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幫助非洲兄弟解決難題,於是爽快地答應援助修建坦贊鐵路。
中國的迴應令坦桑尼亞和贊比亞都驚喜萬分,在兩國的全力配合下,坦贊鐵路工程很快破土動工,大量中國工程師和工人被派到了坦桑尼亞。
等他們到地了才發現,鐵路修建困難重重。成本高昂只是問題之一,當地多雨林、多河流的地勢地貌,還有毒性生物的肆虐都給施工帶來了很大麻煩。
面對這些困難,善良的中國人沒有退縮,而是不斷想方法解決問題。當地居民深受感動,也在旁盡力給予施工隊幫助,兩國人民關係一天比一天友好。
尼雷爾看着這副欣欣向榮的場景,看着中國工人的井然有序,突然想到中國的解放軍也是這樣組織性紀律性樣樣頂尖。
既然如此,何不請中國教官來訓練一下本國的軍隊呢,國防軍實在太不像話了。想到這裡,尼雷爾立刻向中國發出了幫忙練兵的請求。
坦桑尼亞尚未獨立時,軍隊訓練都是由西方殖民者全權負責。現在他們走了,坦桑尼亞國防軍的士兵們沒有人管,已經自由散漫到了極點。
尼雷爾起初想僱傭歐美教官訓練士兵,又怕傷了國民的民族感情。正巧志願軍在朝鮮戰場揚威,這給他提供了提升國家軍事力量的新思路。
面對尼雷爾的請求,毛主席先是感到詫異,聽完解釋後對其表示了理解。相比坦贊鐵路的大工程,派幾個軍官教學很容易,所以毛主席一口答應。
中央軍委從石家莊陸軍學院選了一隊士兵當教官,這些戰士起初以爲這是一次常規軍事交流活動,誰知坦桑尼亞國防軍的尊榮讓他們徹底傻了眼。
論身體素質,黑人大兄弟個頂個的棒,力量靈敏度樣樣優秀。可要是論軍人紀律,這些所謂的國防軍連民兵標準都夠不上,充其量是村頭壯漢。
坦桑尼亞的士兵們,連最基本的集合列隊喊口號都完成不了,甚至一個團裡都找不出會打槍的人,武器裝備都已經滿層灰了。
看到此情此景,教官們深刻理解了尼雷爾的憂慮,明白了他爲什麼向中國解放軍提出學習請求。這樣一支軍隊,是無法保家衛國的。
淳樸的解放軍戰士們決心傾其所有幫助坦桑尼亞軍隊步入專業化,因爲他們領悟過國防羸弱任人欺壓的痛苦,所以也想幫助他國。
教官們想先從基礎開始教起,於是先讓坦桑尼亞的士兵們練習踢正步。結果他們全都散漫慣了,壓根兒不配合學習。
看到他們心不甘情不願的模樣,教官們知道直接命令無濟於事,只有先做好思想教育,纔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於是教官們開始鼓勵學習態度好的“尖子生”,對油鹽不進的“頑固分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只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衛獨立的國家。
教官們的教育收效甚好,坦桑尼亞的士兵們雖然慵懶,但他們親身經歷過殖民之苦,都懷着一顆好好建設國家的心。
在這片拳拳愛國心的鼓舞下,坦桑尼亞國防軍克服了種種困難,逐漸適應了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現代軍旅生活,軍容軍貌變得有模有樣了。
尼雷爾看到軍隊的鉅變十分感動,親自檢閱了部隊。總統的重視極大地激發了坦桑尼亞士兵的軍人榮譽感,他們訓練更加刻苦賣力了。
漸漸的,坦桑尼亞國防軍越來越“中國化”了。他們以疊好闆闆正正的“豆腐塊兒”爲榮,日常出操時喜歡嘴裡唸叨中文口號。
基礎打好了,教官們就開始給學生上“進階課”。他們向坦桑尼亞士兵講述了排兵佈陣、戰術穿插等種種先進知識,聽得臺下衆人心潮澎湃。
理論講明白了,接下來就是實際訓練。坦桑尼亞軍被激發出了學習積極性,無論軍體拳還是“三三制”都學得很快。
就這樣,一支現代化的國防部隊被中國解放軍手把手教成了。在訓練的後期,坦軍甚至學會了步坦協同作戰技巧,這可是非洲獨一份兒。
值得欣慰的是,坦桑尼亞軍並沒有因爲實力變強而膨脹,他們時刻記得自己的名字是“國防軍”,成爲軍人的目的是保家衛國。
烏干達暴君阿明的倒行逆施,給了坦桑尼亞軍隊一個展示自身全新面貌的機會。坦軍通過一場漂亮的自衛反擊戰,向整個非洲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烏干達和坦桑尼亞不和已久,早在坦桑尼亞政府收留烏干達流亡總統時,阿明就下令驅逐國境內所有坦籍人員。
後來烏干達流亡總統試圖推翻阿明的獨裁統治,不幸失敗,阿明把火全往坦桑尼亞頭上撒。他通過殺死24名坦桑尼亞青年的方式報復,兩國因此徹底斷交。
由於阿明的橫徵暴斂,烏干達逐漸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爲了壓制反對派,轉移國內矛盾,阿明決定進行一場外部侵略。
1978年10月30日,阿明率烏干達軍隊大舉入侵坦桑尼亞。在阿明眼裡,坦桑尼亞軍還是舊日那個不堪一擊的“小丑部隊”,而現實給了他一個重重的耳光。
最初的措手不及過去後,坦桑尼亞很快開始全國軍事動員,十萬大軍迅速集結完畢。而這些人中的精英,就是那批曾受解放軍言傳身教的軍人。
具備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坦桑尼亞軍面對烏干達軍隊的烏合之衆,簡直就是在進行“降維打擊”,坦軍很快就把侵略者趕出了境內。
尼雷爾受夠了阿明的暴虐,於是決定聯合烏干達國內的進步力量“民族解放陣線”聯合作戰,一起推翻烏干達的暴君政治。
“民族解放陣線”的戰士們見到坦桑尼亞軍強悍的戰鬥力,欣然答應。在瞭解到坦軍“師承”中國解放後,他們還專門派人赴中交流學習。
就這樣,兩支被中國解放軍教官指點過的非洲部隊聯合起來了。他們一路勢如破竹,阿明率領的政府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阿明見勢不妙,開始尋求國際援助。非洲各國都對阿明這種暴君深惡痛絕,只有一個人同意幫忙,這個人就是卡扎菲。
狂人卡大佐連五常都不放在眼裡,又怎麼瞧得起坦桑尼亞軍。他之所以要來攪渾水,就是想在非洲露一手收收“小弟”。
利比亞的軍隊比烏干達實力強上太多,但它架不住“豬隊友”拆臺。這個拆臺的不是別人,正是求援的烏干達政府軍。
基於非洲大陸優秀的匹配機制,烏干達政府軍的軍紀大致等同於未受解放軍指導時的坦桑尼亞軍。不但如此,烏軍還有一個毛病:見便宜就佔。
利比亞援軍在前方打仗,烏干達政府軍在後方見縫插針地強佔利軍的物資補給。原本是來幫忙的,現在倒成了冤大頭,利軍一時間厭戰情緒濃厚。
除了“友軍”拖後腿,坦軍的猛烈攻勢也加重了利比亞軍隊的厭戰情緒。利軍本以爲自己有軍備優勢,結果坦桑尼亞軍的戰術穿插徹底讓他們開了眼。
除了步兵戰術,坦桑尼亞軍嫺熟的步坦配合也把利軍看得眼花繚亂。而這些本事,都是“師父”中國解放軍交給“徒弟”坦軍的。
雖然利軍“加碼”了從蘇聯採購的先進武器,但軍人素質跟不上,裝備再厲害也白搭。利比亞軍隊最終還是灰溜溜地撤軍了,坦桑尼亞軍在非洲一戰成名。
此役過後,坦桑尼亞軍“非洲解放軍”的名頭算是徹底打響了。非洲各國眼看中國教官訓練效果如此之好,紛紛派遣軍官赴華學習。
於是,中國解放軍的“學生”開始在非洲“遍地開花”了。隨着來石家莊陸軍學院深造的非洲軍人越來越多,網友們甚至調侃非洲戰爭爲“石家莊軍校學生內戰”。
當然,身爲“解放軍嫡傳大弟子”,坦桑尼亞國防軍始終沒有荒廢軍事訓練,它至今仍然是非洲“戰力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與此同時,中坦兩國的友誼也在日益加深。中國在坦桑尼亞進行了多項投資,坦桑尼亞積極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坦桑尼亞軍在解放軍的指導下脫胎換骨戰力大增,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幸運,更給非洲各國乃至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亦步亦趨跟隨美歐一條路可走,像坦桑尼亞這樣虛心向中國請教,認真建設國家,也能迎來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