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潮間帶不一定要搭牛車 穿踢米鞋徒步走踏更豐盛有感

彰化縣王功蚵藝文化協會所經營的王功蚵藝文化館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積極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小旅行。(協會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芳苑潮間帶擁有多樣的地質、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近年吸引許多學校、家長前來,帶着學童來趟豐富有趣的生態驚奇之旅。(協會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芳苑潮間帶擁有多樣的地質、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礫石區、泥灘地與沙灘地的螃蟹貝類各異其趣。(協會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學童們穿着膠鞋在潮間帶沃土中行走,認識潮汐與潮間帶不同地質所蘊含的豐富動植物生態。(協會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王功故事館,讓廢棄蚵殼大變身成爲蚵殼藝術品。(協會提供/謝瓊雲彰化傳真)

環境教育小旅行,學童不搭海牛車、拼裝鐵牛蚵車,透過導覽解說,更加豐富有深度。彰化縣王功蚵藝文化協會近年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在專業的環教導覽師資帶隊下,引領機關團體、中小學生徒步探索、體驗潮間帶豐富有趣的動植物生態。

芳苑、王功小漁村近年藉由觀光翻身,加上無形文化資產「海牛耕田」文化正被大力推廣,涌現生態觀光旅遊商機。然而海牛已老邁、蚵車又有安全疑慮禁止搭乘,生態玩家強調,其實不用離海岸線太遠,靠着雙腳徒步親自走踏,一樣能觀察到豐富的生態。

芳苑鄉潮間帶擁有礫石、泥灘地和沙灘地等多樣地質,可觀察到不同的底棲生物;趁着退潮時,參與遊程的學童、親師生,在堤岸邊穿上踢米鞋、雨鞋或膠鞋後徒步出發,拿着事先準備的水桶和小鏟子出發,踩踏在溼軟沃土中深度體驗。

最先經過的是礫石區,翻找石頭認識海蟑螂、平背蜞,接着經過泥灘地,認識各種可愛招潮蟹,再到沙灘地尋覓和尚蟹的蹤跡,認識養殖蚵田,看生態導覽解說老師示範挖西施舌、螻蛄蝦,驚奇連連。

協會經理胡靜怡說,蚵藝文化館搬家後,近年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推動以更友善的方式親近海洋,招攬來一羣優秀的專業師資羣舉辦海洋環境教育小旅行。

遊程包含探索潮間帶,認識潮汐變化與潮間帶動植物生態,約90分鐘;接着至王功故事館,體驗「小小蚵農和青蚵嫂」,瞭解如何將廢棄蚵殼洗白、除臭再磨粉,製成黏土捏塑各種蚵殼藝術品。

午後王功漁港巡禮,參觀王者之弓橋、芳苑燈塔,認識珍珠蚵、欣賞漁村風情,再回蚵藝館親自動手DIY蚵藝貓頭鷹,作爲遊程最佳紀念品。

胡靜宜說,參加者還可獲得教育部、環保署補助每人100元車資,歡迎學校踊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