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過着由別人決定的人生!韓影《小森林》看完哭了

文/次長

韓國電影《小森林》是改編自日本五十嵐大介同名漫畫小森林》,在日本也曾搬上大熒幕,共分爲四篇兩部電影的《小森食光》。

端午連假炎炎夏日的午後,次長躲進電影院裡吹着冷氣看《小森林》,看着光影間搖泄出的自然氣息,在一片漆黑席間,其實偷偷流淚數次,但你真要問我爲什麼,我倒是有點說不清。

因爲這部電影的氣息,就像韓國樸實的鄉村景色一樣清湯掛麪,而回頭爲了比較日韓版差異,我補了兩天的日本《小森食光》電影(因爲背景聲音實在太療愈了,我都邊看邊睡,所以足足看了兩天-還沒看完@@)。看到一個影評心得寫:「若說日版像是貓一樣的話,那韓版的小森林就像狗了。」感覺有幾分貼近,因爲日版的《小森食光》,因爲有足夠的時間去舖陳四季的流動,並在靜謐之間撒落着詩性般的氣質,但絕大多數的鏡頭女主角都是獨自面對着四季農時的。

但在韓版的《小森林》中,除了濃縮了故事中的農時四季之景外,並加強了日版散落於篇幅間,那輕淡的人與人之間的故事,若說整個故事最穿腦的句子,大概就是那雋永的:「萬物皆有時了」。就像必需該在對的時間播種,才能在對的時間收成一般,有時我們在某些時間點,才能理解,也許我們或是早了、遲了,也許是正對時,才能撫順自己的逆鱗。我喜歡《小森林》的母親,雖然線索仍是偏少,但足以讓人描繪出她的用心,她將自己的孩子,種回她父親家鄉,讓她能與自然一起成長,深根於此,未來若是餓了、痛了,都能再選擇,是否要走回自己着根之地,或是療愈再出發,或是生根於此。

我的眼淚,大多是羨慕她們能與自然爲鄰,我骨子裡喜歡這種靜謐樸實的生活,但都市成長的我,早就失去與自然共同生活的本能,我邊看這部電影時,腦子裡是混亂的,邊想着能用雙手不斷去創造自己生活的那種豐足,又想着現在的人類資本化的生活,忘記地球資源是如何珍貴(對,我就是想到明明全球是在討論吸管,然後臺灣人一直在討論珍奶這種事)。想去鄉間療愈一下的人,可別錯過這部電影。

次長

自2013年意外收看了韓國的綜藝節目後,一腳滑入韓國的世界,透過韓國大衆文化認識了全然陌生的韓國。2014年末開始以「韓國的筆記」在臉書活動,當時最流行的劇就是《未生》,在100人不到的粉專裡莫名地被稱爲次長。看更多請至粉絲團【韓國的筆記】

想成爲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看更多專欄作家請光臨【韓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