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焚化爐整改至7月 暫置垃圾恐累計1800噸

欣榮焚化爐雙爐停爐整改,目前桃園市垃圾僅靠觀音生質能中心去化,但每日仍有約700噸垃圾處理缺口。(環保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欣榮焚化爐雙爐停爐整改已半個月,不分黨派議員都擔憂轄內暫置或掩埋場垃圾存量節節攀升,要求退場計劃,也高喊要第三座焚化爐。環保局長陳世偉強調,整改預計7月初結束,屆時最大量將達1800噸,每天有500噸餘裕量可以消化垃圾,下半年會加快速度去化。

議員林政賢、樑爲超、吳嘉和說,4月15日起欣榮焚化爐展開爲期2個半月的整修工程,預計7月初才能恢復運作,在此期間,每日垃圾處理量缺口達1350噸,目前應對方案包括將部分垃圾轉移至桃園觀音生質能中心、民營焚化爐、以及暫存於桃園各地掩埋場,每日仍有約700噸垃圾處理缺口,和議員孫韻璇都要求市府與基隆、雙北協調啓動互惠,共同解決垃圾問題,避免街上垃圾成堆。

整改期間處理量能不足的垃圾,目前暫置於觀音區保障垃圾掩埋場、楊梅區員本垃圾掩埋場及龍潭區店子湖垃圾掩埋場,並調度龜山區大埔、八德轉運站等協助夜間清運垃圾暫置,讓各地議員都爲自己轄區抱屈,要求保障異味不飄散。

議員鄭淑方和黃崇真都提醒夏天將至,登革熱蠢蠢欲動,要減少翻攪、加強消毒。議員呂林小鳳說過去曾承諾5年內變公園,卻停頓8年,地方不要回饋金,要乾淨環境永續居住。議員吳進昌更直言,觀音掩埋場存放全桃園最多的垃圾量,環保局稱只有33萬噸,但地方傳說超過100萬噸,要求退場機制。議員林志強直言掩埋場跟焚化爐都是嫌惡設施,市府務必充分溝通。

議員謝美英、黃家齊、王珮毓、李柏坊和張碩芳都提到整改期民衆等候垃圾車的時間變長,提醒要和裡辦公處合作,加強書面、裡辦公處廣播宣導,鼓勵民衆多使用桃園垃圾車APP,掌握垃圾車抵達時間,降低民怨。陳世偉說,半個月來整點率達95%,若有交通狀況或阻塞馬上APP呈現並告知里長,延遲超過20分鐘一定會加派第二部垃圾車接上。

陳世偉說,全市每年垃圾量約48萬噸,平均每日約1316噸生活垃圾,去年起已啓動外縣市垃圾區域互惠合作,欣榮焚化爐預計7月初整改完,每日處理1300噸垃圾,觀音生質能中心約500噸垃圾,兩場相加約1800噸,不但能處理家戶垃圾,還有500噸餘裕去化,目前全市掩埋場約有50萬噸垃圾,會逐步清理,覆育成公園,因應機場也要優化焚化爐,會商討研議,長期朝興建第三座垃圾焚化廠目標邁進,增加垃圾處理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