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航空城國小文物普查 保留初等教育發展軌跡

桃園市文化局委外辦理「桃園航空城國民小學文物普查暨詮釋研究計劃」,將清查在地8所國小校內文物,保留大園初等教育發展軌跡。(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文化局委託嵐厝創意企業社執行「桃園航空城國民小學文物普查暨詮釋研究計劃」。(文化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航空城開發中,文史保存工作並進,國小是民衆接受初等教育的機構,承載地方文化與歷史記憶,爲保存珍貴校園回憶與地方故事,文化局委外辦理「桃園航空城國民小學文物普查暨詮釋研究計劃」,將清查航空城範圍及周邊的8所國小校內文物,以「根源母校」概念保留大園初等教育發展軌跡。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表示,市府多管齊下執行航空城文資保存作業,爲充實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羣內未來將興建的航空城歷史博物館,持續蒐集研究,透過交流對話,累積各項史料與學術研究,大園有許多非山非市學校,自成一格各自擁有獨特歷史文化,許多珍貴歷史記憶值得保存。

董俊仁說,由於學校是在地機構,與社區和居民有深刻連結,有感於因航空城開發,大園5間小學將遷校或廢校,故延續過去桃園百年國小計劃模式,委託專業團隊執行文物普查及保留工作,盼記錄大園初等教育發展軌跡。

董俊仁提到,這次計劃挑選航空城範圍內及周邊共8所國小,包括竹圍、陳康、圳頭、後厝、沙崙以及埔心、菓林、潮音國小,與校方交流後團隊將入校普查,也會與教育局合作討論保存相關學籍資料,計劃預計明年4月結束,後續再研議記錄和展出模式。

執行團隊「嵐厝創意企業社」計劃主持人蔡金元分享,這次以「根源母校」概念執行計劃,要延續大園校園故事、建立文物清冊、提出重點文物詮釋資料、呈現地方歷史與校園記憶、協助學校提供搬遷安放相關諮詢等,爲讓大園根源母校連結更緊湊,故將周邊3校也納入。

蔡金元說,學校文物約分4類,包括公文書、裝幀圖書、設備教具及紀念物,團隊會配合學校,瞭解希望如何保存,團隊力量能如何協助,經盤點後商討搬遷方式與安置空間,將與各校約時間交流普查,並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