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特斯拉明年將加速推進自動駕駛,普及速度追趕中國

12月24日消息,2025年,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將進入實質性階段。麥肯錫預計,到2035年,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然而,特斯拉等汽車製造商在搶佔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實現目標絕非易事。

無需手握方向盤的汽車即將投入市場。汽車行業將駕駛輔助功能劃分爲L0至L5級,從無輔助到完全自動駕駛,涵蓋所有駕駛場景。Alphabet旗下的Waymo、小馬智行和百度等公司已經在運營L4級自動駕駛汽車,即“機器人出租車”,能夠在測試區域內無需駕駛員介入。根據諮詢公司Canalys的估計,2024年售出的汽車中,只有5.5%配備了類似自適應巡航和自動變道的L2級以上駕駛輔助系統。

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爲這場競賽加速。據報道,他計劃放寬對人工智能發展的監管,並任命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負責減少官僚主義。即便是擴大試點等小規模舉措,也能幫助汽車製造商更快地收集數據並實現技術商業化。

中國市場或許能爲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至少19家公司正在中國試驗全自動駕駛汽車。高盛預計,到2040年,中國新車銷量中90%將達到或超過L3級自動駕駛,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爲65%。如果特朗普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普及,美國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普及率或將接近中國的水平,而歐洲和其他地區也將面臨跟進的壓力。

高盛分析師預計,2035年,部分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超過60%,而2025年的這一比例僅爲25%。

技術進步也伴隨着風險。汽車製造商需要利用補貼和特色功能吸引消費者。在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爲價格戰中的重要武器。伯恩斯坦(Bernstein)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中國消費者希望在購買電動車時免費獲得自動駕駛功能。花旗的研究指出,到2025年,售價低於20萬元人民幣的車型也將配備這些功能,併成爲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

這意味着,儘管4000億美元的市場潛力巨大,實際收益卻難以把控。自動駕駛技術會增加成本,但未必提升售價。然而,缺乏這些功能的產品將失去競爭力,迫使落後者投入大量資金追趕。比亞迪創始人曾對自動駕駛持懷疑態度,但目前公司已承諾投資140億美元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豐田今年早些時候撥款1.7萬億日元(約合113億美元)用於開發軟件和相關技術。與此同時,購買創新也是一種選擇;大衆汽車已向小鵬汽車投資7億美元,以獲取技術支持。其他潛在合作伙伴還包括理想汽車和小米,這些企業可能成爲車企的重要合作對象。

2025年,汽車製造商將全力以赴,在自動駕駛競賽中爭取領先地位。(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