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四季度產銷均略高於預期未現更大驚喜,比亞迪正式登頂全球電車第一

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特斯拉第四季度產銷均略高於預期,生產約49.5萬輛汽車,交付量超過48.4萬輛。2023年特斯拉的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38%至181萬輛,超過其此前設定的180萬輛目標,產量同比增長35%至185萬輛。

具體數據如下:

特斯拉沒有按地區劃分季度銷量。美國和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

特斯拉在美國加州生產Model S、X、3和Y,在美國德州生產Model Y,在中國上海生產Model 3和Y,在德國柏林郊外工廠生產Model Y。

雖然特斯拉產銷數據超預期,但其在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落後於比亞迪。比亞迪第四季度賣出526409輛純電動汽車,比特斯拉多出4萬多輛。比亞迪登頂全球電車第一,主要得益於其在中國的產品線更廣,而且價格更便宜。

比亞迪與特斯拉排名的換位,凸顯中國在全球汽車行業不斷增加的影響力。過去幾年,中國超越了美國、韓國、德國,2023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出口國。

儘管銷量落後,但特斯拉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高於比亞迪,因爲它銷售的汽車價格高得多,並且銷量主要依靠兩款車型。

馬斯克也在積極擴大特斯拉的產品陣容。去年11月,Cybertruck開始交付8-10萬美元版本,牽引力展示跑贏了福特和Rivian的電動皮卡競爭對手,拖着一輛保時捷911還跑贏了無負擔的保時捷911本身。不過Cybertruck更便宜款要等到2025年。但分析認爲,Cybertruck售價太貴或令買家羣體模糊,以及量產可能面臨挑戰。

還需要一提的是,特斯拉超額實現了2023全年180萬輛的交付目標,但不及馬斯克再早前曾豪言給出的200萬輛目標。特斯拉去年的一系列降價行動未能激發出足夠大的市場需求。

2024年伊始,特斯拉在銷售上面臨新的不利因素。1月2日消息,美國財政部表示,在《通脹削減法案》新的電池採購規定生效後,許多電動汽車已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資格,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全輪驅動版Cybertruck和部分Model 3。美國財政部去年12月發佈新的指導方針,詳細說明了新的電池採購要求,電池原材料的可採購範圍因此大幅縮小。該規定於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產銷數據出爐後,特斯拉週二股價整體波動不大,雖然早盤一度跌1.6%,但此後跌幅收窄、甚至一度轉漲,表現遠強於當日美股大盤。特斯拉股價去年翻倍,部分扭轉了2022年全年大跌65%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