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津貼 恢復老人健保補助

臺中市長盧秀燕(左)競選時提出恢復老人健保補助,她就任後即兌現承諾。圖爲市府表揚模範母親活動。(臺中市政府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自稱「媽媽市長」的臺中市長盧秀燕,4年前競選打出「恢復老人健保補助」,讓許多長輩豎起大拇指,她就任後也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包括提高生育津貼至2萬元、持敬老愛心卡搭計程車補助等;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特聘教授郭俊巖認爲,盧秀燕對少子化、高齡化問題雙管齊下,值得肯定。

臺中財政局指出,盧秀燕針對市府財政以「建設更多、舉債變少」爲推動目標,透過預算編列、賒借控管及審慎執行預算等,讓臺中市財政好轉,賒借預算降低、人均負債減少,3年來尚可舉債額度成長323%、爲六都第一。

財政局解釋,市府開源節流,讓臺中市賒借預算從2018年的225億、降到2022年爲96億元,人均負債則從2018年底的3萬6721元減少至去年底爲3萬6402元;此外,臺中市賒借倍數從2019年初的0.53提高到去年初爲3.88倍,財務結構大改善。

兌現競選承諾,盧秀燕主政後於2019年7月恢復老人健保每人每月最高826元補助,社會局指出,恢復補助老人健保共有超過32萬長輩受惠;另也推出持敬老愛心卡搭計程車單趟補助85元、搭捷運票價全額折抵且免綁卡享有雙十公車優惠。

扶幼方面,只要今年出生的新生兒、父母一方在臺中設籍滿180天,生育津貼從原本1萬元增至2萬元。盧秀燕強調,媽媽最重視孩子權益,她就任時臺中市公幼以每4年約90班速度增加,3年多來全市公幼增加到214班;上任前全臺中公立幼幼班僅6班,至今成長至79班。

郭俊巖表示,地方政府透過友好的社福政策,或可達到拋磚引玉效果,盼臺中市的育兒措施成爲領頭羊。

十方啓能中心主任遊月菊則說,臺中市府對社會福利工作相當努力,傾聽社福機構聲音,推動長照也很用心,但目前機構內面臨學員逐漸老化問題,呼籲市府應多思考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