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數字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質效

來源:經濟日報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製造業爲代表的實體經濟是支撐經濟增長、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金融和實體經濟是共生共榮的關係。金融業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既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也有助於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探索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本質的認識,不斷推進金融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將“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作爲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成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數字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數字技術爲關鍵工具、以數據資源爲關鍵要素、以在線流程爲業務模式,具有資源跨時空有效配置、信用信息數字化以及能夠實現高普惠廣覆蓋和精準響應等特徵。數字金融能夠促進資金流、信息流和數據流高效協同配置,提高金融服務交付速度、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進金融資源實現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對提升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的效率有重要作用。

當前,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面臨一些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發揮數字金融作用給予有效解決。一方面,製造業普遍面臨創新投入成本較高而融資渠道受限的問題,企業在前期技術研發和積累階段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數字金融可以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加快金融資源流動且實現優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另一方面,部分新興製造業缺乏足夠的市場信息和經驗數據,信息不對稱導致相關企業難以獲得金融支持。數字金融可以通過對數據資源整合分析與實時信息共享,更精準地對企業進行評估,進而提供定製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此外,製造業產品附加值偏低的現實情況也可能對企業融資形成障礙,而數字金融可以憑藉其強大的場景觸達能力,暢通產業鏈資金的流轉,促進製造業企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進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促進數字金融更好發展,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質效,需處理好三個重要關係。

處理好守正和創新的關係。守正爲本,創新爲要。強調“守正”,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金融發展規律推動創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強調“創新”,必須順應金融改革發展新的實踐要求,着力在金融領域推進和形成新的重大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用好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適應各種類型企業在融資條件、風險特徵和信用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積極探索新的信貸方式,發展多元化金融業態,更好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把數字金融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當前,國內外環境都處於深刻複雜變化之中,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交織疊加。在此背景下,更好發展數字金融、夯實實體經濟根基面臨更高要求。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把握好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特別是要將數字技術創新發展與保障數據安全、金融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結合起來,在用好用足數字金融的同時,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世界性難題。更好發揮數字金融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樣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爲數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造良好條件,又需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爲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政策引導。特別是要針對數字金融的特點,重視防範技術領域風險和金融領域風險,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框架,推動數字金融健康有序發展。

發揮數字金融重要作用,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切實發力。一是完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面對海量數據處理與跨域交易需求,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數字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在數量上,需根據實際需求平衡和協調重要基礎設施的佈局,力爭有效輻射至中小企業和欠發達地區。在質量上,需關注數字金融服務系統在複雜交易中的高效穩定,保障製造業的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二是穩妥推進金融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產品服務創新需雙管齊下,實現對製造業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既健全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將金融資源配置到需要的產業領域,又動態評估高端製造業與傳統制造業的需求差異,順應制造業綠色化升級、服務化發展的趨勢,推出定製化、場景化的數字金融產品。三是強化監管能力建設。數字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需引入創新工具、發展數字業務模式,這對防風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加快建立涵蓋金融、技術和數據監管的多層次動態監管體系,形成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切實將數字金融產品的設計、發行、交易、結算,以及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和數據傳輸全流程納入有效監管。總之,需立足我國數字經濟優勢,發揮數字金融重要作用,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難點,把金融資源真正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上來,聚焦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上來,爲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作者孫 早 王 樂 分別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經濟與金融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