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體育署落實一體化培訓 世大運、亞運整合訓練
體育署積極備戰2021成都世大運及2022杭州亞運,教育部體育署代理署長林騰蛟(中)、國訓中心執行長李文彬(左)、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右)。(體育署提供)
因爲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31屆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及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延至今年舉行,教育部體育署爲落實培訓一體化效益,本次世大運培訓仍以結合亞運計劃辦理爲原則,希能延續過往整合奧運、亞運及世大運的培訓成效,逐步培養運動選手前進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第31屆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原定去年6月26日到7月7日在中國大陸成都舉辦,預定舉辦16個運動種類,因疫情宣佈延期到今年7月28日到8月8日舉行;體育署辦理針對本屆世大運的培訓規劃,已從2020年8月1日起,現因應延期日程,維持3階段培訓作業,並依大會公佈最新參賽規定及參賽年齡放寬至27歲,配合修正培訓參賽實施計劃各階段培訓日程,預計於今年1月中旬完成各種類代表隊選拔辦法修訂,並於2月1日起進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展開調訓至7月賽事前。
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原定2022年9月10日到25日在中國大陸杭州舉辦,預定舉辦40個運動種類,現延期於今年9月23日到10月8日舉行,亞運培訓也同步調整至今年9月,另爲因應延期影響培訓工作及代表隊遴選方式,已將原第3階段延長以持續辦理培訓,並偕同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輔導本屆相關單項運動協會完成各該代表隊遴選辦法之修正,且針對已選出代表隊而不再修正遴選辦法者,輔導該等協會規劃辦理測試賽或對抗賽,及早調整施訓策略,保持備戰狀態。
體育署表示,成都世大運及杭州亞運的核心運動種類均爲目前奧運會的競賽運動種類,這兩項賽事的參賽及培訓已成爲奧運國家儲訓選手養成的重要階段,今年兩項賽事共同重點選手包括林昀儒(桌球)、王冠閎與王星皓(游泳)、李智凱與唐嘉鴻(競技體操)、楊勇緯(柔道)、林穎欣(射擊)等,預計均將代表我國出賽。
體育署期望複製2017年臺北世大運以來的成果,一方面世大運提供國家隊參加亞運會的賽前調整機會,另一方面世大運及亞運則提供奧運國家儲訓選手累積國際參賽經驗及自信。因此,特別期許選手們都能於成都世大運及杭州亞運會超越自我、獲得佳績,在國際體壇上發光發熱,奪得榮耀,讓世界看見臺灣,更進一步也爲2024巴黎奧運奠下成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