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Moshi Avanti-C耳罩式耳機 發燒友的優雅之選

Moshi Avanti-C耳罩耳機。(圖/黃慧雯攝)

或許有些智慧型手機用戶,對於Moshi品牌還算熟悉,但你知道其實Moshi還有推出包款以及耳機等產品嗎? Moshi繼去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發表的Avanti Air無線耳罩式耳機(還榮獲2018年紅點設計獎)後,今年延續在CES推出Avanti-C耳罩式耳機以及Mythro C 入耳式耳機。編輯臺灣上市之前搶先體驗了一下Avanti-C耳罩式耳機的音質表現,音樂發燒友們可以參考。

Avanti-C耳罩式耳機 外型優雅音質溫潤順暢

今年選在CES亮相的Avanti-C耳罩式耳機,造型上延續了Avanti Air無線耳罩式耳機的風格,雖然頭套不能摺疊,但是獨特的金屬感(高韌性碳鋼)、輕便特性(166 g),以及與其他同類產品不同的Vegan皮革材質耳罩與時尚設計,在外觀記憶點相當多,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同類產品將耳罩調整位置作在頭套上,Avanti-C將此功能加在耳罩位置,讓產品更具一體感,在調整方法簡單易學之餘,設計風格也緊抓不放,是一大特色。而耳罩雖非大型的全罩式設計,在舒適度、隔絕外界聲音的使用需求上,也沒有妥協。

此外,耳機線可以分開收納、附有 USB Type-C、3.5mm接頭耳機線。其中,USB Type-C耳機線採用編織線,不易打結其上還附有同色系(灰色)束線帶,在收納設計上十分貼心。Avanti-C耳機搭載HD40 40 mm 高效能釹磁驅動單元,具備109 +/- 3 dB @ 1 kHz輸出感度,15 - 22,000 Hz (-10 [email protected] kHz),阻抗爲32 Ω。根據編輯本身的體驗(利用小米A1手機(有3.5mm耳機孔並採USB Type-C連接埠)搭配KKBOX App),在立體音場的表現上令人印象深刻,低音則是順滑動聽,中頻和高頻細節也十分豐富,層次感出色。而在使用不同線材(USB Type-C/3.5mm)的部分,由於DAC內建在USB Type-C耳機線的線控位置,可以明顯感受到音樂的推動上更輕易,且在不同裝置上也能獲得更爲接近的聲音表現。

Moshi Avanti-C耳罩式耳機內附兩種耳機線,可支援USB Type-C與3.5mm耳機孔。除了在手機端轉換順暢,也能適用於PC。(圖/黃慧雯攝)

Moshi Avanti-C耳罩式耳機內附耳機線的線控明顯不同,USB Type-C接頭的版本(右)與3.5mm耳機孔的線控功能不同。(圖/黃慧雯攝)

而若是對便攜性或者說耳機重量比較在意的消費者,Moshi也同時推出了Mythro-C入耳式耳機(Type-C接頭),採用DR8驅動單體鋁合金腔體組成、內建Class-G耳機放大器、DAC 數位類比轉接器,支援高解析度音質(24-bit/96 kHz),搭配四鍵線控並附有MEMS麥克風功能,支援DJ Boost功能可快速啓動預設EQ。是一個音質不妥協,但是在減輕重量上能夠滿足多數人的選擇。

Moshi Avanti-C耳罩式耳機與Mythro-C入耳式耳機。(圖/黃慧雯攝)

對於使用Type-C連接埠手機的消費者來說,其實選擇不錯的USB Type-C耳機是一個不小的困擾。今日分享體驗的Avanti-C以及Mythro-C耳機,同樣的特色就是都具備內建 DAC 數位類比轉接器,市面上大多數採用的USB Type-C連接埠的手機都可以隨插即聽,又具有成本上的優勢(不需要額外購買DAC以及耳機轉接器),對於消費者來說,若考慮C/P值也不會遜色。目前根據官方資訊,Mythro-C入耳式耳機已在今年一月份在臺上市,Avanti-C系列則是預定在三月份上市,對耳機外型特色、音色都有堅持的你,不妨多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