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動物輔助治療在國外行之有年,尤其特別專注於跟情緒有關的議題。圖/花蓮花崗國中老師高淑玲提供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劃,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劃,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很難請到心理師、輔導員進校,願意的大多是友情協助。花蓮花崗國中輔導老師高淑玲甚至爲高關懷學生髮起募款,讓孩子可以透過動物輔助治療,尋找情緒出口。

高關懷學生愈來愈多,教育部門雖然提供資源,但經費分散之下,實際能夠用到的孩子相當有限。花蓮花崗國中輔導老師高淑玲五年前開始,幫學校有高度情緒障礙的孩子對外募款,讓他們可以接受臺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的動物輔助治療。

談起動物輔療,高淑玲說其實緣起是「走頭無路」,她回憶,學校一位自閉合並情緒障礙的學生,情緒好的時候可以笑着說話,但當心情不好的時候,這位身材高壯的學生,發出低吼聲、還會伴隨敲玻璃、撞門,甚至打同學的舉動,有一次爲了讓他冷靜下來,協助的老師跟學生都受傷了,驚動了全校。

高淑玲說,她當時幫這位學生轉介到學生心理諮商中心,希望可以獲得協助,但因這個孩子口語能力不佳,諮商中心判定沒有辦法進行語言諮商,而被拒絕。高淑玲當下感受到無法協助這個孩子的無助感,幸好透過朋友介紹得知「臺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有動物輔助治療,於是自己找經費,讓學生接受治療。

高淑玲回憶這個學生接受動物輔療的第一天,她跟學生家長一起帶着這個孩子接受到馬場輔療,孩子一看到這輔助馬,情緒突然被安撫了,後來持續跟馬也有跟輔助犬進行課程互動,經過一年半,這個孩子的情緒穩定多了,情緒暴衝的次數也降低,甚至在情緒來時,可以訴說自己的心情狀態,懂得如何冷靜,不傷人也不自傷,自信心與安全感都增加。

也因爲看見動物輔療在情緒障礙、高關懷孩子身上的正面幫助,從當時開始,高淑玲每年都爲需要的學生募款,讓他們可以接受每週、持續一年以上的輔導課程,現在學校每個學期都有約兩位學生可以接受輔療,捐款計劃這一兩年來甚至也幫助了其他學校需要輔療的學生。

走進教育現場,高關懷孩子如果要被接住,其實至少要過三關。第一個最關鍵的坎就是是否被看見與理解。高淑玲說,孩子的暴力、暴衝等外在行爲,其實可能是來自背後沒被看見的傷,被理解與看見,纔有可能鬆動內心困境。她說,曾遇過一個情緒非常高張的學生,後來才知道,這個孩子是從小就被遺棄,心中存在許多創傷、生氣與憤怒,但卻一直無法有一個可依附對象能訴說。

再來則是第二關:學校是否能提供符合孩子的輔導需求,因爲每個孩子適合的輔導需求不同,如果進一步想要轉給社政單位時,能否進到社會安全網也是關鍵。進到社會安全網,孩子的家長願不願意接受支援支持也是重要連結。

高關懷補助的定義大多也不符合第一線需求,高淑玲表示,教育部對於高關懷課程的補助內容,未符合第一線需求,甚至有點爲難老師,舉例來說,講師鐘點費中,外聘專業輔導人員只認定心理背景以及社工師,提供的鐘點費遠低於坊間行情,實務上常常找不到人,導致雖然美其名有高關懷課程,可是因爲補助原則低於行情,師資很難找,課程也很難開得起來。

高淑玲認爲,高關懷輔導經費,應該一次編足,讓需要的學生,可以真正使用到適合的資源,幫助他們正向進展。

動物輔療課程含馬、狗、兔子等各種動物,協助孩子發展認知語言、情緒、同理心等能力。圖/花蓮花崗國中老師高淑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