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上的草莓有農藥殘留風險? 消基會籲改進檢驗方式

消基會今年2月採購15項草莓蛋糕、大福等草莓即食品進行檢驗,今公佈結果指出,15件草莓即食品裡,有1件草莓蛋糕檢出不得檢出的二氯鬆、三氯鬆農業殘留,但其餘檢出的農業殘留量都在容許範圍。記者葉冠妤/攝影

消基會今年2月採購15項草莓蛋糕、大福等草莓即食品進行檢驗,今公佈結果指出,15件草莓即食品裡,有1件草莓蛋糕檢出不得檢出的二氯鬆、三氯鬆農業殘留,其餘檢出的農業殘留量都在容許範圍。但消基會說,本次檢驗方法僅適用蔬果類、穀類、幹豆類等食品,並不適用以草莓作爲基質的草莓即食品,呼籲主管機關法規訂立應更明確,讓此類商品在檢驗農藥殘留也有依據的檢驗方法。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說,消基會多次接獲消費者表達疑慮,買回家的草莓甜點放置1到2天后,草莓看起來還是很新鮮,因此對這類草莓即食品的草莓是否有經過清洗產生疑問。爲釋解消費者的疑問,消基會針對市售草莓相關即食品進行草莓農藥殘留調查測試。

消基會副董事長徐則鈺說,消基會在今年2月間於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的蛋糕、麪包及甜點專賣店購買15件樣品,但其中2件(編號1、編號5)因複測品量不足,沒有辦法得知「二硫代胺基甲酸鹽類」是否有殘留狀況,因此這2件再重新採購做第二次檢驗。

徐則鈺說,參考「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中草莓及小漿果類限量標準,本次15件檢測樣品中,僅1件檢出兩項不得檢出的二氯鬆、三氯鬆,其餘檢出的農業殘留量都在容許標準內。

凌永健說,5號樣品在第一次測試結果中,檢出二氯鬆及三氯鬆,都是屬於「不得檢出」的農藥殘留種類,但5號購買的第二次產品,在第二次測試卻完全無檢出,雖購買來源、品名相同,但採樣時間不同,只能推測是店家採用的草莓來源不同。

吳榮達建議,消基會這次針對草莓即時品檢出的農藥種類、相同農藥殘留最高濃度檢出數量及檢出率,都比2022年消基會針對生鮮草莓所做檢測數據爲高,雖然這次只有1件檢出不得檢出的農藥,呼籲主管機關在檢驗結果數據上,除可用於符法性判定,建議研擬提供危險指數(農藥檢出濃度與殘留容許量標準比),提供消費者作爲選購參考,並作爲風險控管的採樣計劃依據。

此外,吳榮達說,這次檢測過程發生一個困擾,法規對於蔬果、穀類、幹豆類、茶類的檢驗方法訂得很清楚,但對於經過農產品經加工後的即時品,卻沒有訂立明確的檢測方式,這就會涉及後續法規如何檢視、如何處罰的問題,因此也呼籲主管機關擴充適用基質範圍,讓此類商品在檢驗農藥殘留也有依據的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