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害蟲隨氣溫升高現蹤 花蓮農改場籲蔥農加強防治

氣溫逐漸升高,農作物害蟲陸續在田間現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擔心甜菜夜蛾造成蔥農損失,建議可在種植青蔥前將分株苗冷藏2周,有效凍死殘存卵塊和幼蟲,減少苗期蟲源。(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氣溫逐漸升高,農作物害蟲陸續在田間現蹤,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甜菜夜蛾曾造成宜蘭青蔥嚴重危害,依歷年監測產區其出現高峰落在5至8月,提醒蔥農提前準備並開始加強各項防範工作,減少心血損失。

甜菜夜蛾高峰期將至,如蔥農發現田間蔥葉出現白色薄膜狀時,可能是蔥管內已有幼蟲存在,可主動摘除葉片或捏除卵塊,即時清除蟲源。(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農場指出,甜菜夜蛾又稱「管蟲」,幼蟲大部分時間藏匿在蔥管內啃食青蔥,造成蔥葉呈白色薄膜狀,蟲口密度高時,蔥白甚至也會遭啃咬。依往年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監測青蔥產區甜菜夜蛾密度,發現其族羣出現高峰主要落在5至8月,由於近年對宜蘭縣青蔥產區曾造成嚴重危害,呼籲蔥農可開始進行綜合防治工作。

甜菜夜蛾高峰期將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蔥農,夜間可在田中使用波長介於300至400nm的燈光,誘集大量雌雄成蟲,壓制族羣密度。(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改場表示,夜蛾類害蟲在晚上活動較活躍,農友在夏季密度較高時期,可在晚上6至9點期間施藥,增加藥劑接觸蟲體機會,並搭配其他防治方法,包括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誘殺成蟲、清園、植前處理、輪流施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及維持植株水分,以加強成效。

甜菜夜蛾高峰期將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蔥農,可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在田區,藉氣味誘捕雄蟲以降低與雌蟲交尾機率。(花蓮區農改場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誘殺成蟲部分,可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在田區,藉氣味誘捕雄蟲以降低與雌蟲交尾機率,大面積產區須共同懸掛,防治效果更佳;另可在夜間使用波長介於300至400nm的燈光,誘集大量雌雄成蟲,壓制族羣密度。

清園工作部分,若農友發現蔥葉被啃食或葉上有卵塊,可主動摘除葉片或捏除卵塊,即時清除蟲源;植前處理則在種植青蔥前將分株苗冷藏2周,可有效凍死殘存卵塊和幼蟲,減少苗期蟲源。

接着農友種植期間,可輪流施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如以因滅汀、可芬諾、賜諾特、蘇力菌等,不過要避免同時混合3種以上的夜蛾藥劑,以免加速蟲體產生抗藥性,施用藥劑應遵守安全採收期及施用倍數。

此外,東部近年夏季降雨量普遍稀少,青蔥植株在高溫乾旱環境中生長緩慢,建議久旱期間,農友可定期人工給予植株水分,維持青蔥生長速度及一定生長勢,減少田間的青蔥遭夜蛾危害的時間延長。另,同樣會危害青蔥的斜紋夜蛾也需一併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