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很大 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

1994年,兩位國民黨黨內民選省長熱門人選省主席宋楚瑜(右)、內政部長吳伯雄(左),應邀出席宜蘭蘇澳的漁民節慶祝大會。(本報資料照片)

恩煦與善緣:吳伯雄縣長的故事(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擔任一年的政務委員之後,一九九一年伯公回鍋再度擔任第二任的內政部長,同時兼任中央選委會主席;伯公曾說第一任內政部長面對的大環境是解嚴,第二任則是面臨動員勘亂時期終止後的法制重建。伯公在第二任內政部長任內;更懂得掌握重點和重大政策;而內政部龐雜的業務,也爲他將來更上一層樓的可能做歷練的準備,當然伯公是有意願挑戰省長的職務,甚至在許多公開場合都表達競爭的意願,像是「今後發展趨勢,黨的力量由下而上,這就是爲什麼有人要放棄官派市長,而投入漫長艱苦的民選省長」、或者「即使臺灣只剩下阿里山,還是要參選到底」,即使是許信良先生,也認爲伯公是國民黨中最適合的省長人選,伯公也曾對許信良先生說「你不是做省長,就是做省長的朋友」,這些有意無意表露心跡的語言,都是在微妙複雜的政治生態中,找到一點說真心話的空間。

但後來遺憾的是,國民黨高層最終沒有選擇伯公,當時李登輝總統和伯公說,一定要給外省籍的從政同志有一個空間,所以選擇了宋楚瑜先生,伯公說他可以諒解,而伯公在天人交戰的情況之下,最終仍選擇退出省長選舉。讓伯公能夠改變心意的人,當然是父親吳鴻麟先生,吳鴻麟先生出面勸阻伯公繼續參選,也讓伯公意識到不能成爲國民黨分裂以及敗選的罪人;當然,後來佛光山星雲法師也對伯公開示,向他畫了一個圈圈,問伯公要在圈圈的裡面還是外面?你一定要在圈圈裡面嗎?如果能夠跳出這個圈圈,是不是海闊天空?星雲法師瞭解伯公參選省長的煩惱,因此勸他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權位框限住生命,「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逍遙自在」,天下很大,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才讓伯公在聲望最高的環境下,忍痛選擇棄選省長。

伯公在訪談時說,自己不會被一時政治立場,破壞了人情世故的道理,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這是他的原則;雖然這一路的確有些事是自己想做,但沒有完成的,但更重要是,伯公認爲自己何德何能,這一路上受到那麼多貴人幫助,心裡沒有任何怨恨,只有感恩,這輩子得到機會,能夠完成這麼多的事。「生命可長可短,也可能隨時結束,沒有任何恩恩怨怨,更沒有討厭任何一個人」,伯公說道。(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