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大不易 臺中推智停、共享方案

臺中市汽車停車格供不應求,交通局除積極投入興建停車場,且加速發展智慧停車、共享方案。(陳俞融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臺中市汽車停車格供不應求,市議員陳俞融指中市汽車格數量爲六都第3少,要求市府積極闢建停車場及停車格;對此交通局迴應,已投入約100億元規畫興建38處停車場,且陸續完工啓用,並積極布建地磁、發展智慧停車,有效提高路邊車格週轉率,更推動共享方案,鼓勵機關學校於下班時段開放民衆停車。

陳俞融7日指出,經統計,至去年(2023)底臺中市僅有15萬3008格汽車停車格,數量落後新北市的31萬9586格、臺北市的22萬3842格及高雄市的16萬4447格,爲六都中第3少。

她批評,市府每年編列約15億公有停車場基金,以公有停車場委外經營權利金收入及路邊、路外公有停車場停車費收入,來支應新設停車場費用,但停車場新增速度與臺中市的停車需求完全不相符;且除停車格增長緩慢、塗銷多,甚至有些行政區停車格是負成長。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經統計路邊停車格位數,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止,臺中市增設5734席汽車格位,增加數量爲六都第2;另截至2023年底,交通局也已投入約100億元規畫興建38處停車場,且自2023年陸續完工啓用。

葉昭甫說,近年臺中市發展智慧停車,已於路邊車格布建約7380顆地磁,預計7年內增加地磁車格2萬1000格及路邊車牌辨識系統6000格,駕駛只要下載「臺中交通網APP」就能充分掌握停車資訊,交通局也觀察到,地磁車格白天週轉次數可達3.4次,有效提高路邊車格週轉率。

此外,交通局針對路邊汽機車停放時間有明顯差異的區域推動共享方案,正在盤點全市有意願開放停車格位的113個機關學校,採分階段方式逐步於下班、週末時段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