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婦反覆點狀出血 醫檢子宮內膜癌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林純如說明張婦子宮瘜肉位置。(王文吉攝)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林純如發現張婦子宮內長出一顆如花豆狀的瘜肉,經切除並切片確診爲內膜癌。(王文吉攝)

臺中55歲張婦已停經2年,近來突然反覆出現類似月經的點狀出血,經光田綜合醫院以超音波檢查,確認子宮內膜厚度正常,進一步安排子宮鏡檢查,發現內膜有瘜肉,透過病理切片報告爲子宮內膜癌第一期,經手術切除,不用做後續的放射線或化學治療,生活不受影響。

張婦停經後出現不正常出血,至光田綜合醫院求診,婦產部醫師林純如先以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0.4公分,爲正常範圍臨界值,經子宮鏡檢查,發現1顆長1.5公分、厚0.3公分,比花豆還薄的瘜肉,揪出癌症病竈。

張婦說,自己過去一直把生活重心投注在工作上,身體沒有重大病痛,更年期時也沒有太大的症狀,沒想到偶發的異常出血,竟然是癌症,非常感謝林醫師謹慎爲她找到病因。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林純如指出,女性子宮內膜厚度會隨經期、賀爾蒙分泌而增厚或變薄,常被作爲評估子宮健康與否的參考,一般停經女性的子宮內膜正常值約在0.4公分內。

林純如表示,內膜癌典型症狀就是子宮不正常出血,通常都能早期發現、治癒,但癌細胞若侵犯子宮外的地方,愈後狀況就不太好了;她並提醒,許多婦女停經1年後突有出血,都會有再觀察看看的心態,曾有病人子宮內膜增生至正常值3至4倍厚才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

許多婦人對子宮鏡檢查畏懼,林純如說,但其實子宮鏡就和照胃鏡一樣,在醫學科技進步之下,不適感越來越小也越來越便利,民衆不需要特別擔憂或害怕;重要的是,透過子宮鏡能確實檢視子宮內狀況,即時發現病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