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師賴妤甄傳遞學生勇氣與堅毅 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

臺北市南港高中特教班老師賴妤甄獲得今年第12屆「教育大愛菁師獎」。(林志成攝)

屏東市民和國小校長林純宇獲得今年第12屆「教育大愛菁師獎」。(林志成攝)

臺北市南港高中特教班老師賴妤甄先天就有聽覺障礙,6年前一個不知名的原因更讓她失去了殘餘的聽力,她現在帶着人工電子耳生活,但在課程教學、學生輔導、親師溝通等方面都盡心盡力,甚至比其他人更完美,她今天獲得第12屆「教育大愛菁師獎」。

由「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主辦的第十二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今天在臺北晶華酒店舉行,66位教師獲獎,由前總統馬英九頒獎給得獎人。

菁師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清基表示,今年有來自全國各級學校推薦287位教師,依「高中職組」、「國中組」、「國小組」、「特殊教育組」及「幼兒園組」等5組予以評選,經三階段審查,最終選出51位獲獎者。另決審委員額外遴薦15名偏鄉離島優秀教師給予表揚,總計第本屆獲獎教師共計66名。

賴妤甄是特殊教育組獲獎者,他6年前失去了殘餘的聽力後,一夕之間陷入完全無聲的世界,然而在這樣巨大的變動中,他戴上人工電子耳後,依舊如常做好各項工作,將這份勇氣與堅毅傳遞給學生和家長。

賴妤甄說,她裝上人工電子耳後,也是要靠人很近或讀別人的脣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不過她的同事對她很好,會幫她接電話,班上的同學有時也會拿下口罩,讓她可以讀脣瞭解要表達的意思,教學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除了特教專業以外,賴妤甄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她的無限創意,不論攝影、木工、書法等看似與特殊需求學生無關的專長,她總是有辦法運用在學生身上,不僅拓展學生視野,也豐富了生命的體驗。

國小組獲獎者是屏東市民和國小校長林純宇,對於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及弱勢家庭孩子的處境,有很深的體認,故長期推動「攜手計劃」、「學習扶助教學」、「補救教學」,幫助孩子們於課後持續加強課業與跟不上的進度。

林純宇任教於屏東萬丹鄉廣安國小期間,曾幫助一位六年級的轉學生,他因父母離異被迫與祖父母同住,課堂中經常趴在桌上哭泣,由於心靈的封閉,逃家、說謊、偷竊等行爲接踵而來。林純宇庾導師合作,引導同學理解接納這位同學,並讓這位同學加入獨輪車隊學習,藉以培養他的自信及轉移注意力,最終回到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