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大漲 板材廠喊直接轉嫁
PCB上游材料銅箔大廠金居直言將直接轉嫁,CCL廠如臺光電、臺燿等也密切觀察陸廠動態,以決定漲價時機。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24日盤中衝破每噸9,842美元,單季漲幅達14%,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價更觸及11,000美元,逼近歷史高價。
市場分析師認爲,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轉向影響,銅價或將突破每噸13,000美元大關,美國新政促使銅材加速向北美流動,中國大陸作爲銅的全球最大消費國,市場供應短缺壓力,恐進一步加劇。
據統計,中國大陸現有銅庫存已降至四年新低,隨第二季度家電生產旺季到來,滬銅期貨可能引領新一輪漲勢。這場由關稅掀起的金屬戰爭,正將銅推向「戰略資源」的新定位。
而銅價破萬,也推升銅箔及銅箔基板成本,業者指出,部分客戶出現超額下單備料現象,但目前臺廠尚未正式啓動報價調整。
銅箔大廠金居指出,銅價上漲,最直接的效應,是推升該公司的營業額,該公司透過「銅價再加上加工費」的定價機制,能完全轉嫁成本。
金居說,應用在3C產品的銅箔雖佔比不高,卻是關鍵材料,預期客戶對價格的接受度應該沒問題。
就銅的供應來源部分,該公司強調,已與7~8家供應商簽訂年度長約確保料源,並建立客戶供貨排序機制,優先保障長期合作伙伴。
陸廠建滔集團日前也首度對銅價漲價潮表態,該公司指出,目前銅價已破一萬美元,若第二季維持高檔,不排除啓動「月度報價機制」應對。
據瞭解,建滔爲全球市佔率逾20%的CCL龍頭,過早全面漲價,可能引發PCB廠轉單至臺廠如南亞、臺光電等競爭對手。該公司近期持續透過期貨市場,建立銅價避險部位,顯示該公司評估價格傳導,仍需1~2個季度醞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