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如何飄出“思政香”

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融通國內優質通識資源,以“思政鑄魂、通識培基”爲理念,創新通識課程建設,打造旨在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的系列通識課程“你我職業人”,讓通識教育飄出濃濃“思政香”。

“你我職業人”下設“職業之道”“職業之德”“職業之藝”“職業之術”四門子課程,分別從職業人的信念與價值觀、職場活動的創新與規範多角度闡述了職業、職業人與職業教育的關係。課程以“一課多師”的探究式教學模式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浸潤式教學法爲高職通識教育課堂教學生態改革提供了生動樣本與典型範例,是踐行教書育人使命、探索“三全育人”、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的一次全新探索。

思政鑄魂,打造“三融”品牌課程

融結思政課程與通識課程。“你我職業人”以通識課程爲設計底盤,創設跨學科的教學形式,精選職業之“道”“德”“藝”“術”的思政要素,打破學科壁壘,大跨度、大尺度地實現通識目的,寓價值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融匯思政課程與職業教育。“你我職業人”深挖專業職業素養的具體內涵與核心要素,通過“修車修己,哪個爲先?”“規則只是用來約束人的嗎?”等系列拷問,找到課程思政的觸動點,聚焦職業人的信念,倡導職業高於個人的價值理念,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的崇高感和神聖感,確立在職業活動中爲國奉獻的高尚精神。

融合思政教學與學生需求。“你我職業人”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產出爲導向,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學生的接受和認同。教師圍繞學生的困惑點、需求點,注重具有思政育人功能的載體、案例、資源等的設計與開發,多渠道收集學生反饋,記錄學生成長曆程,使課程更加貼近學生需求,爲學生日後發展指明方向。

特色築基,形成立體育人生態

創建教研中心。“你我職業人”以教研機構作爲課程改革據點,學校建有智慧通識教研中心,作爲全校通識教育的大腦,融匯專業課、思政課和通識課各方力量,成爲課程建設的交流中樞。在師資方面,通過聘請校內外頂尖教師、優秀學者擔任課程講授人,組織一支素質過硬、示範性強的課程思政通識課教師隊伍。

研磨製度規範。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制定了體現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和符合高職通識課程教學實踐的制度和規範,幫助教師明確建設方向。教學質量監督反饋機制爲課程建設提供質量保障,從課程標準、建設方案、教師教案、典型案例、現場呈現、教學成效等方面進行監管。同時,利用信息化平臺,打通學生反饋、教師反思、教學精進的質量提升渠道,形成基於課程思政+通識課程、教與學互促互進的特色質量管理閉環。

營造育人環境。在建設課程思政“你我職業人”系列通識課的過程中,教學硬件、教學雲平臺、文化長廊等物質環境的現代化與精細化爲課程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通過以思政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成果展演、通識素養大賽等爲代表的多元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思政素養和通識素養,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創新注力,實現一體兩翼教育形態

一體——追求師生共進爲本體。課程建設以學生爲中心,強化教學設計,以點帶面,延伸開發,通過研製慕課、精編教材等方式將改革成果固化,持續培育一批基於職業需求的課程思政創新課程,使通識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後續學生廣爲受益。教師突破傳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界限,走出專業侷限,在實踐中激發成長的內生動力,也爲後續課程的開發提供經驗價值。依託教師發展,課程開發與教學過程得以持續優化。

兩翼——課程與師資同步建設。“你我職業人”課程建設採用“項鍊模式”,以四門子課程爲“鏈”,串聯各專業教師授課,多角度展示“道”“德”“藝”“術”課程的思政內涵:倡導職業高於個人的價值理念;引導學生樹立“認認真真做人,清清白白掙錢”的職場理性;聚焦職業活動中的創造、創新和創業;關注誠實守信的價值觀和職業習慣。

課程由思政專家擔任策劃者和主持人,掌舵思政方向和創新主線。學院行政領導優化配置全校通識課程教學資源、集不同學科的優秀教師於一堂,聘請業內專家,以訪談、答疑等形式提升教學效果。“一課多師”對同一課題做多向度剖析,保持了教育過程的鮮活和靈動。

(作者黃欣系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教科辦主任;倪淑萍系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1年05月04日第3版

作者:黃欣 倪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