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源環境:6月17日接受機構調研,中金銀海(香港)、燕園投資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18日通源環境(688679)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6月17日接受機構調研,中金銀海(香港)雍心 黎超新、燕園投資張德坤、金泰資本張麗紅、百億特私募陳躍華、玄素投資張統格、灞柳基金柴勝利、安卓投資唐汪凱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對未來的資本市場有什麼展望?

答:資本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公司的業務是可控的。疫情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都保持較大的增長,疫情後受政府財政支付壓力等的影響,報表利潤有所下滑,但我們在環保業務領域仍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營業收入也仍然處於增長趨勢。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問題2公司省外市場開拓的主要方式什麼?是否設立辦事處?公司已在北京、浙江、河南、湖北等9個省市設立辦事處。其他未設立辦事處的地區,公司也已建立了一定的客戶渠道,通過與當地專業公司合作設立聯合體投標等方式積極開拓省外市場。問題3公司收購弘徽科技的進展如何?公司一直關注弘徽科技的發展並與其保持聯繫,也委託中介機構對其2023年度業績進行審計,如有進一步進展,公司會及時公告。問題4公司是否與除了政府以外的客戶合作?公司目前的客戶以政府單位、央企、大型上市公司爲主。與民營企業的合作主要在含氟廢水和污染治理業務領域。問題5公司在新材料業務領域投資的主要方向是什麼?公司意向收購的弘徽科技主要從事氣凝膠絕熱節能材料生產與銷售,公司年初參與投資的阿脒諾公司專注於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再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這兩個業務板塊與公司從事的環保業務都屬於節能環保業務,服務於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和國家雙碳戰略。問題6公司在碳交易業務領域的發展空間如何?公司開展的生活垃圾綜合治理業務能夠有效減少甲烷氣體的排放,降低溫室效應。但目前國內對於生活垃圾治理減碳還缺乏標準的減排覈算方法,故暫未申請碳排放指標。此外,公司與安徽大學合作開展的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研究正處於中試階段,能否產業化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通源環境(688679)主營業務:專注於固廢污染阻隔修復、固廢處理處置和水環境修復業務,依託自主研發的固廢污染阻隔修復系統構建、污泥高幹脫水炭化處理處置、河湖底泥一體化處理處置等核心技術體系,爲地方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大型企業等客戶提供集方案設計、裝備研製、項目建設、運營服務爲一體的環境整體解決方案。

通源環境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69億元,同比上升18.64%;歸母淨利潤-286.66萬元,同比下降354.88%;扣非淨利潤-348.68萬元,同比下降183.55%;負債率58.48%,投資收益-220.53萬元,財務費用191.64萬元,毛利率17.56%。

該股最近90天內無機構評級。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38.88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入0.0,融券餘額增加。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