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共軍在東海南海灰色行動真正目的:取得臺海戰爭優勢

中國與俄羅斯自2021年起年年在日本海附近進行戰鬥巡航,對日本產生不小的壓力。(圖/新華社)

中國最近在南海、東海的軍事與準軍事行動一直是亞洲地區地緣政治的重要事件,隨着近期中菲兩國在南海島礁磨擦日漸升高,許多國際與戰略專家與智庫都在研究中國以領土爭議爲由在南海、東海分別與菲律賓、日本持續製造磨擦的真實目的。美國保守派的傳統基金會最近發表研究報告認爲,大量的中國海警船與「海上民兵」以及海軍艦隊的巡弋,位置分別在臺灣的南北兩端,其目的是要取得進行臺海戰爭的優勢。

總部設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美國傳統基金會成立於1973年,是美國保守派的大本營之一,對雷根政府有着極大的影響力,長期以來一直是共和黨制訂公共政策的重要智庫。該智庫最近發表題爲《容忍中國在南海與東海推進灰色地帶行動的風險》的報告,從與日本在東海釣魚島的磨擦以及在南海與菲律賓的仁愛礁、黃巖島的對峙,研究其動機與策略。

俄空天軍圖-95MS(左)和中國空軍轟-6K(右)轟炸機執行聯合戰略巡航。(圖/新華社)

該報告認爲,在與日本與菲律賓的爭議領土上升高磨擦只是一種策略,這種被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爲「灰色地帶」(Gray Zone)策略如出一轍。所謂「灰色地帶」,指的是一種「避免直接軍事對抗的準軍事活動」,它使用軍艦進行威懾式的巡弋,配合由訓練有素、僞裝成漁民及漁船與海警船共同行動,向爭議島礁的附近的日菲船隻進行試探、脅迫或驅離。這項行動始於2008年,最近幾年有逐步升級的趨勢。

研究報告指出,近幾年在這類海上灰色地帶活動又加入了對臺灣經常性軍事威嚇,除了中共軍機或艦艇頻繁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甚至還越過一向被認爲是雙方默契的海峽中線。據統計,1954年至2020年期間,只有4架中共軍機跨越海峽中線,而今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尤其是在今年5月臺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後,中國舉行了「聯合利劍 2024A」演習,共軍一天之內出動62 架軍機進行遶臺巡航,其中有47架越過海峽中線,創下歷史最高數量,外界都認爲這是極具挑釁性的舉動。

中國海警隊接收了大量中共海軍退役的軍艦並改裝爲海警船,使得中國海警隊在南海的實力大增,菲律賓海警隊因此吃了不少虧。(圖/新華社)

報告認爲,從2022年以來,這類型的軍事活動不斷增加,顯示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走向正常化。如果美國及其盟國不盡快做出反應,這種活動持續將造成致命的後果,此類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其對手對於可能快速動員並進行入侵的軍隊以冷漠態度應對,而不斷增加的軍事活動應該與臺灣以及與美國的潛在攤牌一起看待。

由於臺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因此要有效控制檯灣必須控制其鄰近海域。報告認爲,這可以解釋爲什麼過去10年來中國穩步增加在南海的海上存在,除了增加臺灣周邊海上的巡航,還在南海的島嶼興建大量的軍事設施,部署軍事或準軍事部隊同時迫使其他國家船隻遠離該區域。近期中國海警船與民兵船阻截菲律賓對仁愛礁坐灘船上的士兵進行補給,又演出了一連串的或大或小的衝突事件。

在日本海海域進行的中俄海上聯合演習,雙方艦艇編隊航行。(圖/新華社)

除了在南海與菲律賓的磨擦,與日本的軍事對峙也同時在東海進行,除了組織戰機與轟炸機在日本外海巡航之外,還從2019年開始與俄羅斯艦隊轟炸機進行聯合巡航,航行路線經常會環繞日本進行,挑釁意味十分濃厚。今年7月北約組織在華盛頓舉行峰會期間,中俄兩國領導人也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進行會晤,同時進行有7艘軍艦組成的聯合巡邏艦隊,並進行各種海上演習。到目前爲止,中共似乎決定執行更有針對性、範圍更廣的軍事行動,如果今年這類活動成功,可以預期未來在南海也可能有數量更多、規模更大的衝突。

該報告最後在結論中建議,中國不斷髮展的軍事能力和迅速形成的戰略伙伴關係凸顯美國迫切需要採取全面的戰略方針,南海的形勢與中俄結盟正在增加臺灣海峽爆發戰爭的風險。美國海軍專家亨特.史特雷斯(Hunter Stires)指出,美國必須做成整體策略,不可低估來自中國挑戰的複雜性和持久性,才能真正避免在臺海與南海爆發美中之間的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