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美國沒那麼容易

(圖/路透)

臺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3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400億美元的龐大投資讓美國總統拜登親自站臺,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之一,更是「美國重返製造」的最佳象徵。只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5年前鴻海創辦人郭臺銘與川普前總統親暱地在白宮開記者會,還飛到威斯康辛州動土,宣佈4年要投入100億美元建構10.5代面板廠的案子。

半導體與液晶面板,20多年前就是阿扁總統口中的「兩兆」產業,只不過晶片越小越難做,而面板則是越大越先進!相較於半導體成了臺灣的「護國神山」,臺灣「面板五虎」卻成了小貓,大陸的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已穩居全球前3大。近10年來,面板在大陸業者出貨量暴增下,導致價格易跌難漲,估計今年全球面板整體產值比去年下滑15%,已經不是一門好生意了。

不過,當年郭董對川普承諾,要在非高科技聚落的威斯康辛樂觀創造1.3萬個工作機會,打造「威斯康谷」,要跟矽谷看齊,後話大家都知道了,郭董雖然榮膺川普口中的「最偉大商人」,但威斯康辛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卻打了水漂。

當然,「美國製造」仍是美國兩黨的共同願景。共和黨一直搞不懂面板,民主黨則在短時間內弄懂了半導體,也在地緣政治傾軋的大局中,順利讓臺積電在美投資金額從原定的120億美元飆升到400億美元。雖然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亞利桑那致詞時,口中仍然思思念念,回顧25年前在華盛頓州的建廠惡夢,確實不太給美國人面子,但臺積電現在的實力也已經站在光明頂上了,連英特爾都追不上。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棒後,電動車一直是他口中的最大亮點,也是老郭時代沒做過的新生意。目前全球汽車與周邊產業整體產值超過4兆美元,但未來隨着電動車興起,整體產值將上看6兆美元。全球智慧型手機產值僅是目前汽車產業的1/10,但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修至12.5億支,年衰退爲6%,確實也不是容易的市場了。

而鴻海賴以起家的泰勒式生產流水線,從2010年員工跳樓事件,到近期鄭州廠員工騷亂,都顯示「95後」與「00後」的勞工管理更需接班團隊多花腦筋。

川普與郭董一見如故,但商場上沒有一定做得成的生意,郭董讓川普對選民開了空頭支票!幸好拜登沒有溢美臺積電晶圓廠是「世界第九大奇蹟」,畢竟要在美國蓋廠,方方面面都不簡單,張忠謀一直以來的憂心忡忡也不是毫無緣由,未來就看臺積電接班團隊的經營手腕了。(作者爲幣特財經暨鍶科技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