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勿受話題炒作影響 發掘AI股長線潛力

「AI贏家」估值多已偏高,可留意被忽視的受惠者。圖/本報資料照片

若非生活在遠離網路的環境,相信多數人對人工智慧(AI)應該都不陌生。儘管AI並非新鮮事,但隨着越來越多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s)開放公衆應用,並於去年邁出商業化的第一步,AI相關產業進一步成爲市場焦點。

長線而言,AI具有改變市場的潛力,顯然符合趨勢主題投資的條件。AI相關工具用途廣泛且易於使用,意味AI可能於未來數十年改變各生活領域及產業生態,但並不代表投資於AI相關產業絕無挑戰。

AI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同時助長市場追捧AI相關股票。然而,AI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運算模型的大小對AI發展至關重要,因較大的AI模型可運算出比投入資源比例高出更多的結果,這意味目前要於AI市場稱雄,需投入大量資金於運算的競賽中。事實上,AI應用難以預測,且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展。

■「AI贏家」估值多已偏高,

可留意被忽視的受惠者

受AI熱潮影響,被市場視爲AI受惠者或被認爲科技落後的企業評價差異極大。AI受惠者評價偏高,使投資人猶豫要如何在不支付溢價下投資這些企業。爲了應對高評價問題,並平衡長線增長機會,不僅要留意「AI贏家」企業,還要發掘被市場忽視但具潛力受惠AI發展的企業。

至於「AI贏家」的定義,其一說法可謂「現階段已於AI發展進程中即時獲利企業」,而非未來具潛力獲利者。許多AI產業發展的推手,包括軟體及硬體供應商,已將AI熱潮轉化爲自家企業的業績。這類贏家可能擁有AI發展初期,各產業處於投資週期所需關鍵零組件,又或已直接提供AI應用,以及擁有可構建AI工具的基礎設備。

然而,投資「AI贏家」需保持審慎,因許多贏家企業評價已偏高,且難以預測該企業短期內能否將獲利指標轉化爲實際利潤。目前AI的應用路徑不確定性仍偏高,現在投資可能爲尚未從AI發展帶來收入的企業支付過高溢價。

市場經常忽略未廣爲人知的AI受惠者,亦即當AI成爲主流將受益匪淺的企業,其增長潛力尚未反映於股價上。例如,被動指數一般由被公認爲AI受惠者的企業主導,但若能在評價被推高前發掘尚未被開拓的長線AI發展受惠者,相信具備龐大增長潛力。

AI非常適合作爲主題投資,因AI發展是長期結構性增長趨勢。投資此主題難度在於,如何於短期收益及長期增長潛力被低估之間取得平衡,以獲取長線回報。同時避免以過高溢價,投資於大肆宣傳或無法實現發展目標企業。

■深入研究基本面,

選股策略由下而上

在此情況下,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格外重要。儘管企業目前於產業的定位顯而易見,但管理層計劃於未來十年發展採用哪些科技則爲未知之數。另外,判斷企業對AI主題涉及程度也有一定難度,這也可能隨時間推移而根據企業優先發展事項改變。這類分析需要專業研究經驗,方可深入瞭解每家企業面對外部衝擊所衍生的獨有驅動因素及變化。

AI是具吸引力的主題投資契機,但投資此主題並不如想像般直接或容易。採取由下而上的基本面研究分析策略,投資於市場領導者及被忽視的受惠者,將有助投資人捕捉具數十年增長潛力的投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