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享分紅 村民增收地增效

■ 本報記者 任 雷 本報通訊員 韓 璞

“村裡分紅1萬多元,平時打點零工、喂幾頭牛,一年下來收入高了,反而比以前更清閒。”近日,說起現在的新生活,利辛縣闞疃鎮八里村村民張德新很開心。

把10餘畝地流轉給村裡後,張德新從農民變成了“股東”,從種地到分紅,身份的轉變也帶來了收入的提高。

闞疃鎮擁有近10萬畝良田,水資源豐富,歷來有種植水稻的傳統。但由於土地分散,地勢起伏不平,傳統的耕種模式難以應用大規模的機械化運作,限制了農業的發展。

爲解決土地質量低、產量低、旱澇災害等問題,闞疃鎮以地理位置較低的鎮東、宋圩、八里和安綆等4個村(社區)作爲試點,實施“旱改水”工程。

由闞疃鎮黨委牽頭,組織各村(居)委會與各村村民簽署土地流轉協議,每畝土地流轉租金約爲1100元。各村再將涉及“旱改水”的可用耕地統一流轉,一部分流轉給承包大戶進行集體耕作,一部分土地留給本村願意耕種的村民。

“鎮裡實施‘旱改水’項目,我們村獲得了發展良機。”八里村黨支部書記張形形告訴記者。

2023年,八里村積極動員村民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採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張德新一樣,通過土地流轉,600多戶村民由小戶耕作的農民搖身一變成爲坐等分紅的合夥人。

2023年6月,八里村進行了第一次分紅,每畝地可分得800元。今年2月7日,八里村舉辦了第二次土地流轉分紅髮放儀式,每畝地又分了300元。現金到手,現場村民們個個樂開花。

“我家4口人,有4畝多地,共分紅4000多元,不比過去自己種地差。”八里村村民張傳虎滿臉笑容地說,土地流轉後,一家人都能外出務工,全家一年收入有二三十萬元,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全村流轉土地3400餘畝,土地流轉帶來的收益惠及全體村民。”張形形介紹,截至2023年底,該村集體收入超過90萬元,相比2022年,將近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