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新領域!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助力生態保護

本站汽車綜合12月3日報道 12月2日,海南陵水,吉利雷達針對野外科考場景打造的雷達RD6(參數丨圖片)移動科研工作站,正式交付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阿拉善SEE自貿島項目中心。

在交車儀式上,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局長陳康表示,吉利雷達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工作的支持,進一步加速了雨林生態保護的智能化與零碳化;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是非常有價值的野外科研智慧場景解決方案,對長臂猿棲息地的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從雷達RD6上看到了新能源科技對生態保護的賦能,阿拉善SEE將與吉利雷達不斷拓展合作,關注環保事業,踐行社會責任。”阿拉善SEE自貿島項目中心秘書長羅穩在現場這樣講道。

與此同時,吉利雷達海南車友會也在當天正式成立,吉利雷達將攜手廣大用戶、公益夥伴一起持續探索無痕出行新模式,共同守護自然奇景。

吉利雷達攜手公益夥伴守護自然奇景,助力生態保護

作爲首批五個國家公園之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也是海南島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國家代表性和全球保護意義。而歷經19年發展的阿拉善SEE,已經成爲了有着巨大影響力的環保公益平臺,展現出了關注環保事業的企業家們的社會責任擔當。正是環境保護的初心,讓三方達成了本次合作。

吉利雷達作爲專注於戶外生態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車品牌,致力於探索低碳生活、創領戶外智趣文化,公益環保是吉利雷達的重點關注領域。在“自然無痕”品牌價值的引領下,2022年吉利雷達聯合各界夥伴打造了公益IP“守護自然奇景”,倡導無痕出行、綠色守護。

在2022年第一季活動中,吉利雷達聯合《國家地理》中文版成立了考察隊,以海南2030年禁售燃油車爲契機,考察隊駕駛雷達RD6開啓了一段無痕之旅。從瓊海漁港出發,深入萬寧興隆咖啡林,越過黎鄉白沙來到澄邁,再沿海岸向西,停駐在海南最大的鳥類棲息地儋州灣,探索多元的無痕守護方式,也發現了老海南的新“奇景”,成爲推動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2023年“守護自然奇景”第二季也已正式啓動,吉利雷達邀約了全國數十位公益守護人和組織一同爲生態保護助力。在漠河防火護林守望大興安嶺,在甘肅張掖尋覓兔猻種羣蹤跡,聯合青贛環境交流中心巡護河流,攜手黃山九龍峰自然保護區守護華東物種基因庫,並同新疆90後新農人管理超級棉田、與國家地理特約攝影師紀錄三江源壯美風景。吉利雷達與遍佈全國各地的守護人一起,凝聚生態保護力量。

此次交付的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是“守護自然奇景”第二季的一個重要篇章,也是吉利雷達智慧場景解決方案在野外科考領域的創新應用。

雷達RD6化身移動科研工作站,完美匹配野外科考場景

作爲國內首款純電物聯生活皮卡,雷達RD6基於能源、智能、物聯三大平臺屬性構建的全鏈路能源矩陣,即“充、儲、放”一體的能源智慧場景解決方案,讓雷達RD6具備了無限的改裝可能,完美契合野外科研場景需求。

此次交付的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其純電性能、智能放電、自帶帳篷、綠色環保等優勢,完全滿足科研人員在野外場景下工作和生活需求,將成爲他們長臂猿監測等野外科考活動的得力助手。

首先,雷達RD6的6.9s極致加速和靈動操控,能夠適應熱帶雨林複雜路況,乘用級全維安全爲科考隊員全面保駕護航。而國內首創的6kW全場景智能放電,不僅能滿足電腦、攝影攝像器材、無人機等工作設備的用電,而且還可以支持做飯、燒水等生活用電,讓野外科研也擁有了用電自由。與此同時,雷達RD6自帶的輕舟帳篷,讓科考隊員無需再搭建帳篷,不僅節省了時間,還輕鬆提升了戶外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作爲一款純電皮卡,雷達RD6零排放的特點,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非常適合在國家公園等生態環境中使用;與此同時,雷達RD6不僅沒有燃油車的發動機噪音,其電機所採用的“傘頻”主動降噪技術讓噪音進一步降低,不會驚擾到野生動物,讓工作人員可以更加親近自然、觀測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

“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改變了傳統工作模式,不僅駕駛舒適,自帶帳篷過夜方便,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在雨林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再也不用揹着充電寶進山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長臂猿監測隊隊長馮業旺,在交車儀式現場給予了雷達RD6高度評價。

吉利雷達一直致力於構建戶外多元生態,探尋全新的無痕守護方式,此次雷達RD6化身移動科研工作站,也是吉利雷達智慧場景解決方案在野外科研領域的重要突破和實踐落地。未來,吉利雷達將繼續以創新技術和綠色環保爲核心,爲用戶提供戶外新生活的最優出行解決方案,並通過匯聚廣大用戶和公益夥伴的力量,持續爲保護自然環境和守護生態多樣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