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應用!廣東社保卡“一卡通”條例通過
小卡片服務大民生 。9月26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該條例從強化部門協同、拓展應用場景、提高服務效能、規範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進一步推動民生服務融合發展,將於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廣東省社保卡持卡人數約1.25億
民生連民心,枝葉總關情。2022年廣東推進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以來,社保卡應用範圍正逐漸擴大,從社會保障、就醫購藥逐步擴展到了政務服務、惠民惠農補貼發放、交通出行、文化體驗、旅遊觀光等領域。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廣東省社保卡持卡人數約1.25億,常住人口覆蓋率約98.0%,電子卡簽發人數約9136萬,覆蓋率約71.9%,實體卡持卡人數、電子社保卡簽發人數均居全國首位。
《條例》聚焦羣衆關切的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辦理、社會生活等身邊小事,着力破解“一人多卡”“一事一卡”的問題,規定“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是指以社會保障卡爲載體集成身份識別、資金髮放、支付結算等功能應用,實現持卡人憑社會保障卡跨地域、跨領域享受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參與社會生活,實現一卡通用”。
爲解決重複髮卡、一人多卡等問題,條例規定,列入一卡通應用目錄的,不得新發放功能重複的卡、證或者電子二維碼。
一卡通應用實行目錄管理
目前,廣東省已經實現一卡通在社會保障、人力資源、醫療健康、交通文旅等領域的普遍應用。
爲有序推進一卡通應用,條例規定“一卡通應用實行目錄管理”,明確應用場景和應用場所的要求。同時,該條例還明確,一卡通應用目錄實行動態管理,並向社會公佈,方便羣衆查詢瞭解。
同時,條例還細化政務服務與公共服務領域等應用,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爲持卡人提供下列一卡通應用服務:(一)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業務;(二)辦理列入一卡通應用目錄的人力資源業務;(三)在醫療機構辦理掛號、診療、住院、結算、繳費等就醫全流程事項,查詢電子病歷和電子檔案等居民健康信息;(四)使用已加載交通功能的社會保障卡,乘坐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輪渡等公共交通工具;(五)列入一卡通應用目錄的公共圖書館入館借閱、博物館入館參觀、旅遊景區入園遊覽、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入場使用等文旅體育場所服務;(六)其他列入一卡通應用目錄的服務事項。
同時,條例還推進資金待遇一卡發放。目前,廣東省人社領域13項補貼、民政領域10項補貼、農業農村領域6項補貼等已實現通過社保卡發放。爲有效實現對相關資金待遇的監管,保障安全性,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將所有可以直接發放到個人金融賬戶的財政補貼資金、救助資金和社會保險待遇等統一發放到社會保障卡。
同時,條例強化社保卡身份憑證應用,規定社會保障卡可以作爲辦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事項時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按照規定用於住宿登記等業務的身份覈驗。
一卡通可在省內跨地區辦理
一卡通是否可以異地辦理?補卡通能否保留原賬號不變?如何讓羣衆更便利享受一卡通相關服務,成爲立法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條例》注重創新便民服務措施,爲羣衆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提升一卡通服務效能。
條例完善線上線下辦理和本省行政區域內跨地區辦理機制,在全國地方性法規中首個明確了跨區域辦理要求,有效解決持卡人異地辦理業務不便問題。
同時,爲便利持卡人就醫,條例明確醫療機構應爲持卡人提供辦理掛號、診療、住院、結算、繳費等就醫全流程事項的一卡通服務。
爲保障持卡人選擇金融機構的自由,條例明確“持卡人可以在合作金融機構中自願選擇、更換金融機構”,並“鼓勵合作金融機構爲持卡人提供不變更銀行賬號的換卡服務”。
推動一卡通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應用
社會保障卡作爲推進公共服務一卡通的載體,是聯通內地和港澳的橋樑之一。
目前,廣東已全面開通社會保障卡跨境金融交易應用,24家合作銀行支持社會保障卡在港澳地區消費、取現、查詢等金融應用,港澳地區人員持有社會保障卡人數約34.3萬人,珠海、江門等市設立“人社港澳服務點”,實現“跨境通辦”“跨境代辦”。
條例緊緊圍繞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上下功夫,探索推動一卡通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應用。爲加強粵港澳跨境應用合作,條例規定“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和數據等部門應當加強與香港、澳門相關機構在政務服務跨境辦理、社會保障卡跨境應用方面的合作,探索構建社會保障卡跨境通用管理機制,推動一卡通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應用,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服務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同時,條例明確港澳臺持卡人享受同等服務,規定“在本省居住、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的港澳臺居民可以按照規定申領社會保障卡,與本省行政區域內持卡人享受同等服務。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文 記者 侯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