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後,他們把家搬去北京東三環

86歲那年,陳佳洱最終和夫人決定把家搬進北京東三環邊上的大家的家·北京朝陽城心社區(以下簡稱“城心社區”)。因爲那裡有自己晚年所需要的一切護理、醫療及其他康養資源。更重要的是,因地處交通樞紐,地鐵、公車有6條以上可選擇的交通路線,無論何時回到自己的奮鬥30餘年的工作地點——北京大學,都很方便。

打破年齡束縛

陳佳洱是北京大學前任校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如今已90歲高齡的他,依然堅持每日閱讀報紙,整理畢生積累下的物理科研成果和經驗。直到今天,都還會有學生詢問他科研建議。

每當遇到如離子聚束電路設計這類的細節問題,陳佳洱還是會乘車前往北京大學加速樓翻閱過往數據,保證建議嚴謹。

過去30年間,中國首個射頻超導加速器實驗室,中國首臺碳-14超靈敏加速器質譜計……他在北京大學加速樓裡爲中國原子能事業做出許多重要成就。如今看着樓裡的青年學生,陳佳洱不由得生出一種“再幹一場”的衝動。在這棟大樓,他爲中國培養了許多核物理科學家,也因此這棟大樓也有“核科學家搖籃”的別名。而陳佳洱自己的“搖籃”則要回溯到1978年,與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周培源首次見面的那一天。

35歲的陳佳洱因下放勞動耽誤了10年的科研時間,再回北京時,心生沮喪。“我錯過了最好的科學創造的年華,現在已經44歲了,年紀大了,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爲了。”

這段發言引得當時已經76歲的周培源捧腹大笑,說:“你看他還說自己老了,那我們該怎麼辦?”

環顧四周,當時與陳佳洱一同回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的科學家平均年齡七十歲,但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篤行、自強、愛國、進步,他們沒有對歲月流逝和運拙時乖的苦悶,只有抓住一切機會,不斷爲中國科學事業拼搏終身的鬥志。這種不受年齡束縛,奮鬥終生的精神感染了陳佳洱,成爲他此後貫徹工作、生活始終的精神內核。

如今的陳佳洱也依然堅持譯讀論文,就像年輕時那樣,鮮活,堅定。更值得一提的是,退休後的他又站上了講臺,“上崗”爲小學生做科普講師。

那是2000公里以外的孩子,是大家保險“大家夢想課堂”公益項目的幫扶對象,因身處貴州銅仁、青海玉樹等偏遠地區,更難獲得優質教育資源。

陳佳洱作爲“大家夢想課堂”線上講師,用靜電模擬、火柴模擬等淺顯易懂的實驗引領着孩子們開啓對科學世界的無限想象。

陳佳洱“正式上崗”爲“大家夢想課堂”線上講師

“我會努力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這是最近一次山區學生給陳佳洱來信時寫的話。摩挲着這封傳遞千里的信件,陳佳洱也收穫着自己晚年再成就的人生新體驗。

據瞭解,該“大家夢想課堂”自2020年由大家保險發起,旨在通過大家的家“城心”醫養社區在住居民發揮專長,以線上分享方式,爲遠在大山深處的學生們傳遞知識,樹立信仰,打開人生視野,啓迪夢想。而在去年,“大家夢想課堂”走到線下,爲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魚塘鄉大家保險希望小學等學校送去教學設施等資源。

走出孤獨

和陳佳洱一樣在城心社區完成“教學任務”的還有周蘭芳。今年84歲的周蘭芳,曾在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就讀,畢業後在北京建築大學土木工程系擔任教學等工作,直至79歲退休。在返聘期間,還參與編寫《療養院建築設計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概論》等著作。

據周蘭芳自述,2019年選擇了CCRC(持續照料退休社區)養老,是因爲自己患上了廣場恐懼症。

廣場恐懼症是精神系統疾病,屬於焦慮症的一種。通常,患者會恐懼黑暗環境,人們大聲說話、環境突發響聲或突然觸碰都會引發患者驚恐發作,高度依賴人員陪護。對老人來說,這類疾病雖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會因驚恐時的抽搐、跌倒等產生次生傷害。

“最嚴重時,家裡要請兩個保姆配合家人共同陪伴。”一向開朗的周蘭芳被疾病隔絕在人羣之外,日子愈見暗淡。

經心理疾病學專家診斷,除了服藥,還建議入住有康養性質的集體生活環境,增加興趣活動,提高與人溝通的機會。就這樣,周蘭芳搬去了城心社區居住。“社區帶有四合院的住房環境,非常適合自己,有熟悉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以及觸手可及的醫護保障。”

據瞭解,大家的家“城心”系列養老社區在北京均選址城市二環、三環交通樞紐位置,除了實現貼近子女外,還能做到貼近醫療、貼近社會,讓老人無論緊急情況下外出就醫,還是逛公園、逛商場都能“拔腿就到”。

截至目前,周蘭芳所在的城心社區在住老人600餘人,平均年齡84歲。距離最近的三甲醫院僅115米,且社區內有24小時專業醫療照護團隊;即便老人外出就醫,也有專護員陪同。而在社區內的醫療服務中心,老人們的慢病管理、日常診療、康復訓練等需求也能得到專業的指導。此外,社區康樂團隊所提供的文娛活動、知識講堂、外出郊遊、IP社團等,還能幫助老人在娛樂活動中找到“養老搭子”,保持社會歸屬感,在寓教於樂中訓練身體機能。

在入住的第一年,因爲生病,周蘭芳不敢常出門參加活動。但城心社區充足的醫療和社交環境,給了她很強的安全感。在這種安全感下,忙慣了的周蘭芳又開始晚年“再創業”了。

聽到北京建築大學有在職研究生因工作無法到校按教學計劃接受輔導,打算放棄學業,周蘭芳馬上自薦,願意無償提供論文輔導協助。用周蘭芳的話說,城心社區離學生工作、學習的地方很近,自己又是“閒散人員”,可以隨時接待學生批改論文。從2019到2021年,在周蘭芳的輔導下,何峰等學生最終完成了學業,獲得了碩士學位,還與周蘭芳建立了“忘年友誼”。

周蘭芳輔導何峰修改論文(周蘭芳供圖)

因常有學生入園請教,園區裡的“老夥伴”們都知道周蘭芳是建築專業的老師。在社區發起“爲社區功能空間命名”活動時,同住城心社區的沈呂英拿起宣傳單碰到周蘭芳就說“這是你的活”。連城心社區康樂部的工作人員也“不見外”地邀請了周蘭芳參與命名活動。最後,因方案成熟,充分體驗建築人文和功能價值,周蘭芳的命名方案成爲票選最佳方案。

而周蘭芳自己也有了“草根”的別名。這還要從老人間的戲謔說起。那日,因沈呂英身穿紅牡丹T恤,而被周蘭芳笑稱“你是牡丹花呀。”

沈呂英是牡丹花,周蘭芳就自認是狗尾巴草。又因爲查資料發現狗尾巴草是小米的祖先,玩笑間就把自己定義爲了“草根”。

2021年,周蘭芳在衆多社區姐妹的鼓勵下參加了“建黨百年”匯演、重陽節活動表演。在活動上,周蘭芳組織的詩歌聯唱《耄耋之歌》一炮而紅。這下,“草根”周蘭芳做了合唱團隊長,成了“草根領袖”。

她平和、親切,更注重團隊凝聚力,比起合唱團成員的水平和風格,她更在意整體氣勢。周蘭芳說:“我們唱的是個精氣神,誰還會難爲草根呢”。

進入社區四年來,周蘭芳在集體生活和“創業”中病情得到了好轉。最近一年,她的病症很少發作,更積極投入到社區康樂部組織的各項活動,還參與到社區 “重陽節不脫節”倡議系列活動。

從參與唱歌,到組織合唱活動,準備演出……從自己走出孤獨,到帶動更多老人活力養老,幫助年輕人瞭解老人羣體,這不是周蘭芳的工作,這是她的生活方式。

治好精神內耗

據瞭解,“重陽節,不脫節”活動,是大家保險自2021年重陽節發起的倡議。該倡議旨在呼籲老人與日新月異的社會、數字生活和文化“不脫節”,號召年輕羣體走進老人,共同打破社會對老人的刻板印象,讓每一段生命歷程都能自由享受生命樂趣。

而就在重陽節前不久,大家的家·朝陽城心社區康樂部還組織了不脫節秋遊、摜蛋遊戲、國慶電影檔等活動,幫助老人拓展與外界的溝通機會。

秋遊時,城心社區特地選擇擁有花海、小動物等自然氣息豐富的溫榆河公園作爲目的地。究其原因,如今“公園20分鐘效應”文化盛行,爲了讓老年人更能走進流行文化,感受自然治癒力,康樂團隊便提出了“親近自然”的活動主題。

在9月24日出遊當天,社區參與外出的老人超過百人,即使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坐在輪椅上感受秋日田園的清爽和愜意。

爲了保障老人出行安全,康樂團隊工作人員說:“當天我們隨行3輛救護車,有專業醫護人員陪同確保醫療意外的積極響應,物業部和客服部齊上陣,無論發生什麼意外情況,都有專業人員及時解決。”

溫榆河公園秋遊大合照(城心社區實習生尚驕陽供圖)

城心社區實習生尚驕陽表示,工作期間,“開心最重要”是城心社區老人們對她說過最多的話,活動內容、形式都是其次。

“我曾經是很內耗的人。來城心社區工作前設想了很多工作出錯的場景,也怕老人不好相處”。真正讓尚驕陽從“緊人”變“Chill”的,就是城心社區裡的老人。

回想自己入職的第一天,她因爲不熟悉環境而不敢主動與老人打招呼,直到被老人發現她是新面孔,加微信好友,還將“草根領袖”介紹給她,“你組織活動找不到人就找她,她一出現就能一呼百應”。

在這裡,老人不只是被動接受照護的羣體,也可以是發起關愛、共同解決問題的人。作爲康樂團隊的一員,策劃文娛活動,呵護老人身體、認知、情緒、社交、精神是尚驕陽的本職工作,但她並非單打獨鬥。

“這個社區在東三環,外面車水馬龍,有着高速運轉的城市節奏,可這裡很平靜。在這裡,我不用擔心做不好,我們和老人是一個團隊,甚至可以說是他們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尚驕陽說。

截至目前,我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3億人。隨着家庭結構小型化、子女外出就業等成爲社會常態,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面臨獨立養老。晚年孤獨、社交孤立、就醫不便正成爲影響老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也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選擇抱團養老、與子女保持“一碗湯距離”等的養老方式。爲此,大家保險旗下養老品牌大家的家提出“臨近醫療,親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城心養老”模式,讓每一座城心社區選址城市腹地,讓老人不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不脫節社會活動與家庭生活,擁有隨時可就醫的安全感。

時至今日,“重陽節,不脫節”倡議已發展了四年,隨着越來越多老人與養老機構一道,主動打破年齡氣質標籤,享受世界、人生曠野這類宏大命題,也有了更多真實可觸的落地場景。

回看城心社區裡的這些老人,歲月漫漫,衰老似乎只至肌膚。他們似乎在證明,如果對世界的熱情永存,生命可以一直青春。

作者:馮實

編輯: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