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創產品審美價值 提升公衆美育水平

原標題:挖掘文創產品審美價值 提升公衆美育水平

高校文創產品反映了高校的歷史傳統、學科特色和精神面貌,依託於多樣化的設計與形式爲社會大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和文化享受,促進公衆對高等教育和美育價值的認識和理解。基於此,探討高校文創產品的審美價值不僅有助於提升公衆的美育水平和審美品位,同時也有助於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展現傳承與創新的融合價值

高校文創產品的構思與設計過程中對古籍、歷史事件、民間藝術等文化元素進行了再發掘與再解讀,將傳統文化的內在韻味與現代審美觀念巧妙結合,從而以全新的形式和內容呈現給公衆。

在視覺表達方面,高校文創產品藉助現代設計手法和技術手段將傳統藝術美學與現代審美取向融爲一體,展現出獨特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魅力。設計師們不拘泥於傳統表現形式的侷限,而是採用抽象、簡約、現代等多種設計語言賦予了產品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也符合了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偏好。將傳統國畫元素以現代圖形形式設計的文創產品既保留了國畫的意境美,又賦予產品現代感,使得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完美融合,體現了創新的視覺表達價值。

彰顯校園文化的個性化表達

高校文創產品是校園文化個性化表達的重要載體,其設計和製作過程融入了學校的歷史文化、學科特色及教育理念,反映了高校對自身文化的認知和自信。以學校標誌性建築或校園景觀爲靈感來源的文創產品可以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校園的獨特風貌,並向社會傳遞學校的歷史沉澱和精神追求。

高校文創產品在個性化表達校園文化的同時,也在師生、校友乃至社會公衆中建立起情感認同與共鳴。校園特色文化衫、定製紀念品等成爲了學校文化的具象化表達以及校園生活的有形記憶,加深了師生與校園的情感聯繫,激發了校友對母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在參與文創產品的設計和製作過程中,學生也能夠親身體驗到文化創造的過程,從而增強對學校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進一步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內生性發展和創新性傳承。

展現知識與藝術的結合美感

高校作爲知識創新和學術交流的前沿陣地,其文創產品在知識與藝術的結合上展現了跨學科融合的創新實踐。其中,將數學研究成果轉化爲圖形並應用在文具設計中或是把物理原理融入到互動裝置藝術中都是跨學科知識與藝術結合的典型案例。這種融合不僅能夠激發公衆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也使得藝術作品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教育價值。

高校文創產品中知識與藝術結合還體現在其對社會實踐的積極貢獻上,這些文創產品不僅僅是審美對象,更是連接高校與社會、理論與實踐的紐帶。設計者將理論知識融入藝術創作,所設計出的文創產品可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從而展現其獨特的社會價值。針對城市化問題設計的可持續發展主題文創產品不僅在視覺上吸引人,還可依託產品設計和使用過程引發公衆對城市發展、環境保護等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這種以文創產品爲載體的社會實踐促進了公衆對重要社會議題的關注和參與,展示了文創產品在社會教育和引導中的重要作用。

履行社會責任與價值觀傳遞的載體

高校文創產品在設計與創作過程中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正面價值觀念如誠信、勤奮、創新、包容等,將這些價值觀念融入文創產品不僅能夠美化人們的物質生活,更能夠滋養精神世界,引導社會公衆尤其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校史故事爲背景設計的紀念品再現了學校的歷史風貌,並通過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向學生傳遞了堅持信念、勇於創新的精神。高校文創產品的開發與推廣還體現了高等教育機構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和責任。將生態環保、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理念融入產品設計中,如採用環保材料製作的校園文具,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其所傳遞的環保理念也能夠激發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推動綠色消費行爲的形成。

(朱小紅,作者爲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