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制蛟龍號紀錄片 畫面驚險

卡達半島電視臺放出一則紀錄片,名爲「中國水下捕獵」。(截圖自半島電視臺官網Al Jazeera)

蛟龍號從微型火山口中抓取岩石樣本。(截圖自半島電視臺官網Al Jazeera)

與蛟龍號隨行的外媒記者(右)。(截圖自半島電視臺官網Al Jazeera)

右側玻璃窗因太接近熱液噴口,被高溫灼傷。(截圖自半島電視臺官網Al Jazeera)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進入水中。(新華社資料照片)

卡達半島電視臺本月14日播放一則名爲《中國水下捕獵》紀錄片,這是外媒首次與大陸媒體合作,跟拍大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深海探索過程。其中許多都是首次公開的畫面,令外界頗感震驚。

這段25分鐘長的紀錄片顯示,大陸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大膽的深海任務,去從未有人類踏足的地方探尋,那裡有着豐富稀有的資源和獨特的生物種類。大陸研究船行駛在印度洋上,潛航員駕駛着蛟龍號潛入印度洋深處,科學家們則對蛟龍號帶回的深海資源、物種進行分析。

專業駕駛員嚴重缺乏

片中記錄了一段潛航員付文韜和隊友駕駛蛟龍號潛入印度洋海平面下3000公尺熱液區的經歷。畫面中顯示,海牀上林立着不斷噴發的「黑煙囪」,蛟龍號的任務是從熱液噴口抓取岩石樣本。這些看起來就像微型火山口的「黑煙囪」中,蘊含着非常珍貴的礦物和生物資訊。如果能順利採集到樣本,將對熱液噴口的地質構造認知以及周圍生態環境分析有極大幫助;但黑煙囪噴出的灼熱水流溫度高達400度,儘管蛟龍號艙體能承受高溫高壓,但玻璃窗若被灼傷可能導致艙體爆裂。

幾個小時後,蛟龍號返回海面,回到母船,這時大家纔看清,船體上留下的大塊灼傷痕跡。看到被熱液灼燒融化的艙體,跟拍的外媒女記者驚呼「發生了什麼?」付文韜說:「這是被高溫灼傷,離窗戶越近越危險。太危險了!」

作爲大陸首批專業潛航員,付文韜表示,自己身上的擔子仍然非常重,因爲目前專業駕駛員人非常緊缺,這是緊迫的事,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爲國家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專業駕駛人員。「我希望他們能快速成長,我們只有兩名專業駕駛員,我們需要駕駛的次數非常多。這對我們很重要、對我們國家也很重要。所以,對我而言,這是非常重大的責任!」

一鬆懈即沉入深淵

紀錄片記述付文韜的學員張奕的故事。張奕已成爲大陸首位駕駛蛟龍號的女潛航員。「第一次駕駛是最危險的,所以有一點害怕。」每當她看到海底裸露的岩石,發光的小魚還有大片的海葵,更加堅定當好一名「海洋人」的決心。

如今的張奕已經可以獨立駕駛蛟龍號進行下潛作業。她表示,在海底的幾個小時需要良好的耐心與毅力,並且要保持自己的精神絕對專注。張奕一直告訴自己要變得更強才行。她常在想,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水下發現一些動植物的新品種,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給它們命名。

對蛟龍號科考隊員們而言,每一次執行下潛任務都一刻不能鬆懈,深海中複雜未知的環境隨時可能發生危險。冰冷的海水、超高壓的水下環境、暗礁密佈的海底,都讓潛水器上的人員精神緊繃,隨時都要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因爲一旦這個重達22噸的大傢伙失去動力,就會迅速下沉至海底深淵,外界幾乎無法施以援手。

小靈通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由大陸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公尺級、3000公尺級、5000公尺級和7000公尺級海試成功。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公尺的大陸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證明已具備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