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產業缺乏保障 民衆黨團籲立專法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臺北市議員陳宥丞今(8)日召開記者會。(民衆黨團提供)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臺北市議員陳宥丞今(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臺灣外送員突破14.5萬人,爲保障外送員職安和勞動權益,呼籲朝野一同儘快推動《外送平臺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立法,力拚今年三讀通過,成亞洲其他國家的優良典範。

賴香伶指出,現行勞動法令未能有效規範外送,只有部分地方政府以自治條例進行管理,但外送員早已遍佈全臺,其彈性化、零碎化及勞務關係不明確,難以維護集體勞動權,民衆黨團率先提出《外送平臺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希望各政黨也能跟進推動外送員權益保障。

賴香伶表示,根據審計部「中央政府總決算審覈報告」統計,2021年外送員交通違規案件有5萬1703件,比起2020年增加3.99%;2021年外送員涉入交通事故有1萬1799件,較2020年增加26.34%。

她認爲,政府應加強監管和立法,強制平臺業者提供足夠的職業安全訓練;企業則要擔起社會責任,保護外送員的權益和安全;外送員也可考量穿着安全護具,同時留意自身狀況,期盼消費者也能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當各方積極參與和合作,才能真正提升外送員的交通安全」。

賴香伶提及,部分法院認定外送員與外送平臺具「勞僱」關係,平臺業者卻重新詮釋法院的判斷爲「承攬」,若外送員要確定勞動關係的真實屬性,恐須透過法院判決「個案認定」,費時又費錢,應讓外送員統一適用《勞工保險條例》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規定平臺業者爲外送員辦理參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以落實保障。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右起)、副總召賴香伶、臺北市議員陳宥丞8日舉行「拒絕血汗外送 專法儘速排審」記者會。(劉宗龍攝)

邱臣遠則說,根據中經院調查,有高達7成外送員嚮往工時彈性,才選擇加入外送行列,不過外送產業相對缺乏法令保障,衍生許多職災、職安問題,甚至引發薪資糾紛,凸顯外送專法立法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呼籲政府儘速推動外送專法,完善立法及子法訂定。

邱臣遠指出,臺灣勞工陣線2020年統計,近8成外送員每日工時超過8小時,部分外送員因想賺取更多收入,常勉強自己超時工作,平臺業者在宣傳上也推波助瀾,變相鼓勵超時工作,像是今年2月傳出每單隻有40元,若要符合每小時最低工資176元規定,每小時要跑4單,恐被迫趕單而超速違規,造成交通事故,影響外送員與其他用路人的生命安全。

邱臣遠直言,外送員的薪資保障尤爲重要,呼籲外送平臺提高訂單金額,至少要符合最低時薪,並呼籲行政院提出對案,以利立法院排審外送專法,並建立統一保障。此外,借鑑西班牙《騎士法》(Rider Law)推動歷程,政府應參考西班牙以社會保障局或勞動監察部等公務機關,替外送員提起訴訟,幫助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避免外送員與平臺權力關係不對等。

陳宥丞批,執政黨竟需要在野黨提醒保護外送員,非常悲哀,雖然目前各個縣市都採自治條例規範,但對於僱傭或承攬的認定基準不同,對外送員來說無所適從。如果有專法,除了強制險還會有第三責任險,假如車禍對象是外送員,也能使平臺負擔連帶責任,什麼保障都沒有的話,形同「弱弱相殘」,不該讓平臺在背後爽賺費用,風險卻由整個社會承擔。

民衆黨團強調,拋開「僱傭」或「承攬」爭議,只要是「合法勞動」都該有「合法保障」,政府應加強監管和立法,強制平臺業者提供職業安全訓練,促使外送員能夠參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且當外送員向平臺提起訴訟,政府也該拉外送員一把,積極維護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