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縣市警員載街友來「放生」 地方盼改建艋舺公園解困境

位在臺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一直都是街友聚集的熱門地點之一,不過已經造成當地民衆不小的困擾。(本報資料照片)

位在臺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一直都是街友聚集的熱門地點之一。在地裡長抱怨,雖然有很多善心人士到當地發送便當,不過卻成爲公園髒亂的一大來源。此外,更曾有過外縣市警員將街友載到艋舺公園「放生」的情況,造成當地民衆不小的困擾。里長也希望透過公園改建計劃改善當地情況,對此社會局則迴應,臺北車站、艋舺地區都有針對街友專案管理,會積極列管處理。

臺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3日前往視察艋舺公園,當地的青山裡長李昭成表示,目前雖規定不能於公園內發愛心便當,但還是會有人在周邊商家或捷運站外發放,廚餘及便當垃圾帶來的髒亂依舊困擾着該區域。此外,許多街友都來自外縣市,甚至看過外縣市警員開車帶街友來這裡丟包,中央應與地方合作,將這些人送回原來的縣市。

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理事長林韋志與華西街商圈理事長鄭育青也都指出,先前常常有街友睡在商圈周邊,對商圈發展是一大影響,盼透過增強周邊路燈、騎樓燈光亮度,讓這裡變成「睡眠不友善」區域,也期望有專責單位專門處理街友問題。

國民黨議員林杏兒則指出,光是抵達公園地下室停車場,就能聞到平面層公園廁所的臭味,若是週末假日,附近匯聚許多觀光人潮,惡臭的問題若放任不管,觀感相當不佳,應考慮增加清潔人力;無黨籍議員徐立信說,周邊居民深受環境污染所害,巷道內也有人隨地便溺,這對城市形象是個傷害。

民進黨議員洪婉臻則強調,艋舺公園即將改建,除了硬體上的更新外,也應並重善良與秩序,在軟硬體兩方面並進,希望能積極輔導街友回家、進入職場,將環境清潔維護好才能吸引人潮。

社會局長姚淑文說,該局目前有成立專案小組專責處理街友問題,除針對現有臺北車站、艋舺公園據點派志工維護環境、安排街友清掃外,也有派員協助避免萬華車站成爲第三個據點,並尋求與公益團體的合作,但也坦言許多街友還是會回來聚集,可能需要思考其他做法。

副局長林淑娥補充,近年社會局針對街友管理投入非常多心力,逐步改善了行李堆放、發餐所致髒亂等問題,但因爲人的流動性與自主性難以控制。目前有街友專案,與外縣市共享街友名冊,如屬外縣市街友希望能回到原縣市安置,不用待在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