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放假去!臺股進入作夢行情 法人看好後市3題材

▲隨着中美貿易戰取得第一階段協議臺股上週一度站上12,125.9點,再創逾29年半新高。(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確定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全球股市多頭氣勢難擋,在美股持續高下,上週臺股一度站上12,125.9點,再創逾29年半新高。展望後市法人預期,隨着外資開始進入聖誕、新年假期,臺股將進入作夢行情,中長線指數仍有機會上攻。

觀察外資資金流向,根據彭博統計,上週吸金寶座南韓拿下,一舉獲得淨流入10.3億美元(約新臺幣313億元);其次爲印度,吸金6.7億美元(約新臺幣204億元);臺灣則因漲多面臨修正,外資由流入轉爲流出,上週失血4.2億美元(約新臺幣127億元)。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其中臺股面臨漲多修正,上週失血4.2億美元。(圖/中信投信提供,點圖可放大)

中國信託臺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就技術面觀察,指數面臨漲多修正,目前適逢聖誕節與新年假期,受到外資放假量縮影響,使得資金面稍嫌疲弱,後市可觀察外資收假後資金走向,以及觀察月線支撐是否穩固。

周俊宏指出,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可望於1月簽署,預期短期內沒有重要的總經議題。此外,目前財報進入空窗期盤勢將進入作夢行情,預期2020年業績成長股以及產業題材性高的族羣將扮演主流,選股上,看好5G、記憶體、iPhone等議題,預期中長線指數仍有機會上攻。

至於亞洲其他國家部分,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陳彥羽表示,亞太地區11月製造業PMI多數呈現增長,對於明年的經濟展望爲溫和復甦,成長可期。不過,由於南韓Kospi指數已跌破年線,加上南韓財政部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將爲2.4%,較今年成長,吸引資金流入南韓股市;至於大陸部份,目前關注電子產品,如5G手機基地設備無線充電、網路安全等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