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賣超288億 臺積軟腳 臺股破15,700

外資等3大法人週二賣超臺股351.26億元。包括外資與陸資賣超288.73億元;投信法人買超5.01億元及自營商賣超67.55億元。

受制國內新冠疫情升溫,而外資、壽險等法人大咖也逢高獲利了結或壓低調節不手軟,加上農曆長假之前,源自地下丙種結帳賣壓陸續涌現,而散戶持股信心不足,也呈多殺多窘境,使臺股開高殺低,盤中雖一度再現萬六關卡,但之後一路向下震盪探底,陸續失守15,900點、15,800點15,700點,迄終場指數大跌287點。

臺股週二盤中最高點一度觸及16,023點,最低點則來到15,589點,上下差距達434點,主要跌幅雖由股王臺積電佔1/2,但傳產金融等股也演出不振,若未算護國神山跌點,一樣系重挫百餘點窘境,顯示農曆年前,包括法人、大股東、主力羣等市場大咖,以股票換鈔票,暫落袋爲安心態相對濃厚。

集中交易市場加權股價指數終場系報15658.85點,重挫287.69點,單日跌幅1.8%,成交3,526.25億元。

短線重量級集團股,除長榮航、華航逆勢守住榮面外,餘臺積電、股王大立光、日月光投控、鴻海、臺塑四寶、國泰金、富邦金兆豐金、中信金、中華電、中鋼、南亞科聯電廣達聯發科、友達、羣創國巨臺泥、亞泥、臺玻、統一、遠東新、元大金玉山金、第一金、臺達電、和碩及臺灣大等,都臉色鐵青

另外,盤面上除食品類股指數逆勢上漲外,餘塑化紡纖電機、造紙、航運、金融與電子等類股,悉數拉回;不過,上市、櫃個股依題材領先盤勢發展仍老神在在,無畏大盤震盪向前行,包括大銀、全球、鬆翰、直得、圓展、光寶科、佳世達、祥碩、同致、佑華、升銳、九齊、明安、系統電及欣技等,仍逆勢大漲,表現出色

櫃買市場方面,短線生技、電子、紡纖、鋼鐵、化學、電機、營建、航運與觀光等類股,悉數下挫,盤勢同樣開高震盪殺低,終場指數大跌1.41%,報185.37點,成交867.72億元。

亞股方面,受制民主黨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未見改善,雙方在貿易、科技等市場上的爭戰,依然嚴峻,加上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在消息面待進一步觀察下,使投資人逢高獲利了結心態濃厚,包括日本、南韓、大陸深滬兩市、香港、新加坡、越南、泰國、印尼及印度等,皆臉色不佳,僅馬來西亞市場暫報上漲。

美股方面,受制拜登上臺後對企業加稅疑慮揮不去,而中美關係也未見改善,使美股盤電子盤,包括道瓊期標普500、那斯達克100與小型股2,000等4大期指,目前也都暫報下挫窘境。

業內人士指出,臺股前波大漲,多由權王臺積電領軍半導體族羣帶動,一度使加權指數衝高至16,238點歷史新高後,才拉回整理;而本波回檔修正,看似由臺積電帶頭拉回,實際上不少航運、水泥、金融等股,日前多早率先創下今年新低價,顯示半導體族羣拉回,只是極短線壓倒指數下探,在低檔見撐無撐的最後一跟稻草

目前看起來,臺積電受制外資連續殺盤,短期底部區尚未明朗,使大盤能否在農曆年前止跌回穩,還待進一步觀察;另外,不少市場老手已多在前波盤勢登上萬六大關後,陸續出清持股退場觀望,短期或暫需等農曆年長假後再伺機進場,顯示短線大盤最後的防守力道,仍需視國家隊法人的態度爲何。

因爲若臺積電持續跌跌不休,則將牽動包括勞動基金等公營法人帳上盈餘或大縮水,顯示臺積電未來發展,仍攸關公營法人「面子」與裡子,及大盤是否進一步下探之風險變數甚巨,需密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