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MCU反轉起飛 外資給時間點

美系外資表示,意法半導體12月32位MCU(微控制器)初步價格月下跌7%、至28元人民幣,其爲基於修訂後的11月定價爲30元人民幣(原先爲33元人民幣)。至於GD32F103VET6,現貨價格走勢出現反轉,12月價則上漲10%、至11元人民幣,也是基於修訂後的11月定價爲人民幣10元(之前爲人民幣11元)。

美系外資表示,目前國際和大陸的MCU供應商的合約定價均有壓力,STM的32位MCU現貨價格最近仍是COVID前的約2倍,只是目前歐盟/美國市場需求疲軟,經過針對經銷商的探訪,業者期望在2023年透過降低合約定價,以重新獲得部分大陸市場份額。至於大陸MCU供應商,目前現貨價格遠低於合約價格;因此,合約定價可能會繼續下降,而現貨定價可能持平或略微上升。

美系外資表示,根據對經銷商的調查顯示,庫存若想要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須待需求起飛,初估至少要等到2023年第二季,目前渠道庫存已經下降至1個月左右,相較11月的24個月。此外,終端客戶庫存在近2~4周內非常精簡,儘管生產商庫存天數仍然存在高出歷史中位數水平的狀況,惟大部分存貨爲半成品而非成品階段,因此,目前可將整體庫存水平視爲對MCU來說是健康的。

美系外資最後強調,目前消費需求依然疲軟,且大陸對於疫情的快速開放恐意味着確診數可能會上升,並在農曆年前後達到高峰,加上第一季原本就是正常淡季,故預計消費者市場最快要到第二季纔可以起飛,但更有機會的起飛點恐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以大中華區MCU個股中,看好華富、芯海等風險回報有吸引力,也看好現貨價格下降可能有助於新唐(4919),均給予加碼評等,其中,新唐目標價爲120元,此外,大陸半導體自制化趨勢下,對產業長期的積極看法並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