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升評 紡織股王吹響反攻號角

外資看儒鴻後市更趨樂觀

臺股10日受美股重挫影響,加權指數重挫1.55%,盤面抗震亮點有限,紡織股王儒鴻(1476)挺身而出,挾匯豐證券升評,大和資本、摩根大通證券調升股價預期優勢,股價終場逆勢小漲、收471元,樂觀派外資目標價上看550元~565元,吹響反攻號角。

儒鴻日前舉行法說會,經營管理階層表示,2月受工作天數影響,3月營收將逐月成長,4月將有明顯改善,即使原物料下跌導致產品單位售價受影響,儒鴻仍將控制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法人認爲,中長期而言,紡織業大者恆大趨勢不變,儒鴻憑藉垂直整合、規模經濟的生產優勢,穩居龍頭地位。

匯豐證券升評儒鴻「買進」,推測合理股價估值由420元,一口氣調高至565元,並看好儒鴻股價由現在起表現將超越同業,提出五大理由分別是:一、匯豐先前提出的保守估計已經不是市場最低者,市場共識已經向下修正。二、儒鴻的客戶組成相對較佳,僅3成左右營收需仰賴仍受庫存調整所苦的美國通路客戶。

三、儒鴻產品組合較佳。根據匯豐產業調查,大陸解封后,基本款、休閒服飾的價格競爭加劇,儒鴻營運較向高性能運動服飾產品靠攏(約佔營收50%~60%),不易受到削價競爭的威脅。四、成本壓力減輕。布料事業佔儒鴻營收30%~35%比重,隨尼龍66、聚酯纖維、彈性纖維等原物料價格從高峰大幅下跌5成~6成,預期儒鴻毛利率將從2022年的27.8%,進步到2023年的28.2%。

五、儒鴻市佔率提高。印尼的平均薪資比越南低4成左右,匯豐看好,儒鴻挾印尼新廠的成本優勢,有助其從越南或大陸同業處,獲取更多市佔空間;儒鴻經營管理階層亦表示,印尼新廠正爲Nike、Under Armour、Lululemon、Athleta等客戶生產。

摩根大通證券認爲,儒鴻經第一季考驗,即將脫離營收年減的谷底窘境,主要是儒鴻經營管理階層提及第二季將有更多長線訂單回溫,並預期營收將轉爲季增,其次,摩根大通研究顯示,產業下行循環通常持續四至六個季度,加上通路客戶持打消庫存,因此,對於下半年重新拉貨持樂觀態度,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