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提款亞股 臺、韓最苦

外資上週延續對新興亞股的賣超舉動,臺灣、南韓與印度仍爲外資賣超的三大苦主。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進出亞股概況

外資上週延續對新興亞股的賣超舉動,臺灣、南韓與印度仍爲外資賣超的三大苦主,當中又以臺灣賣超最高、近15.21億美元。法人指出,除受到近期國際股市雜音頻傳外,臺灣在雙十連假前市場觀望氣氛較濃亦有影響。

羣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楊遠瀚表示,聯準會明年降息由4碼減爲2碼,造成市場以鷹派解讀會議結論,加上近期美國政治局勢略有雜音,風險意識提高推升美元指數與美債殖利率,股債市受到壓抑,但股市最終迴歸基本面,10月也進入財報周,企業獲利第四季預估正成長,可望挹注投資信心。

安聯投信認爲,美股標普500下半年預期獲利有望逐季增長,多數產業從評價面來看也在長期平均以下,但下半年企業獲利實際的成長性及殖利率的合理水位,爲股市未來走勢的主要關鍵,可持續留意。

羣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在強勁的經濟基本面與資金流支持下,今年來印度股市表現在國際股市中也屬相對亮眼,整體多頭格局亦未被打破。印度基本面動能強勁,製造業與服務業PMI持續維持在擴張水準之上,通膨可控也降低央行升息壓力,加上企業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且官方持續透過政策措施來促進產業發展,包括大基建計劃、調降企業稅、破產法改革、投資設廠獎勵等,透過更佳友善的經商環境吸引外資進駐,皆有助爲後續經濟成長增添續航動能。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儘管短線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但隨着第四季傳統旺季開展,10月中旬財報登場將爲明年投資前景指路,最看好全球「氣候變遷」股票型基金、科技、生技創新產業,及印度、日本等亞洲股票基金,短線震盪提供大額分批加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