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世界引進18只長頸鹿 動保控「10年內死4只」:惡劣展演場所

▲頑皮世界目前僅存的長頸鹿妮妮。

記者呂欣潞/綜合報導

今(21日)是「世界長頸鹿日」,4個動團體協同立法委員召開記者會,反對臺南頑皮世界動物園向林務局完成申請,計劃非洲史瓦帝尼買入18只長頸鹿及羚羊野生動物。動保團體公佈影像證據,控訴頑皮世界是惡劣的動物展演場所,及10年來飼養長頸鹿就死亡4只的紀錄,要求園區應優先改善圈養狀況,不應再引進任何野生動物。

▲頑皮世界10年死了4只長頸鹿,園內僅存「妮妮」。(圖/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提供,下同)

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等動保團體指出,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共飼養約300種、2000只動物,自1994年開園至今負面爭議不斷,2014年被評爲全臺10大惡劣動物展演場所之一,2018年園區內僅7歲的長頸鹿「宵順」在遊客面前爆衝、倒地嘔吐並當場死亡。2020年三立集團入股頑皮世界,不僅未積極改善園內動物飼養環境,今年更大手筆的計劃從非洲史瓦帝尼引進18只長頸鹿、犀牛、斑馬、羚羊等動物,並已取得林務局的進口許可

▲▼「皮皮」被發現勒死在園區的設施上,頑皮世界未對外公佈消息。

過去10年間,頑皮世界先後飼養了5只長頸鹿,其中4只因疾病、意外等原因過世,多數活不到10歲。2019年園方從美國動物園買進的長頸鹿「皮皮」,在今年初被發現勒死在園區內的設施上,年僅3歲;目前園內僅存的「妮妮」也出現無故斷尾的情況,園方表示調閱監視器仍查不出斷尾的原因。加拿大動物保護組織ZooCheck執行長 Rob Laidlaw就認爲,「頑皮世界多隻長頸鹿在中年前即死去,是一個警訊!」

▲▼去年遊客餵食「皮皮」,已成牠的最後身影。

動保團體歷經5次實地的田野調查,發現頑皮世界不僅管理不當,也未依《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提供符合動物習性的飼養環境,嚴重危害動物生理、心理健康,但卻可以取得政府核發的動物展演許可證。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政府依據動保法審查展演許可的相關流程標準令人質疑。審查成員組成是否包含動保團體?另外是否透明公開?整個制度、流程、標準都有很大的問題,需立即通盤檢討。」

▲▼圈養空間不足,易造成動物出現刻板行爲。

對此,動保團體控訴臺南頑皮世界有5大缺失!第1缺失,園區內多數動物受傷、沒有妥善醫療照護,動物普遍出現嚴重異常行爲;第2缺失,圈養展示環境惡劣、違反動物天性,無法滿足動物需求;第3缺失,違反保育與動物福利教育的動物表演;第4缺失,危害動物的付費餵食體驗;第5缺失,毫無規範與管制的遊客行爲。

▲▼頑皮世界僅存「妮妮」一隻長頸鹿。

臺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調查員林婷憶說,頑皮世界目前進行表演的動物有蘭嶼豬、鸚鵡犀鳥,進行溜滑梯、騎腳踏車投籃雜耍項目。「這些爲了娛樂遊客,增加收入的動物表演,已涉及強迫、騷擾動物,而遊客不知道這些被迫進行表演的動物,一旦離開舞臺,就會被業者關回狹小、單調、生鏽的籠舍內。頑皮世界自稱是環境教育中心、動物的守護者,實在極爲諷刺。」

豬尾猴停止動物表演後,居住在狹小生鏽的鐵籠

▲蘭嶼豬後場環境。

臺灣民衆黨立委蔡壁如呼籲,頑皮世界過去就有許多不良的飼養紀錄,且飼養環境不符合國際最低標準,卻還能夠取得許可引進大批野生動物,這讓人無法接受。她要求各部會公開所有審查標準與文件,讓許可的資訊公開透明供檢視。

▲鸚鵡後場環境。

林務局說明,長頸鹿不是野保法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有輸入史瓦帝尼長頸鹿的紀錄,並非首次輸入,也非國貿局公告禁止輸入之物種。查頑皮世界申請輸入之長頸鹿,係爲農場人工飼養繁殖個體,經評估,該申請案不致衝擊長頸鹿野生族羣,亦無影響臺灣生態環境之虞,故林務局於審查平臺依法同意其輸入申請。至於頑皮世界是否能持續提升照養品質,保障圈養動物福利,後續將由動物保護之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依《動物保護法督導其飼養環境與設施管理。

▲20多隻紅鶴腳板浮腫,水泥地惡化傷口。

臺南市政府表示,對於頑皮世界申請輸入18只長頸鹿給予尊重,動物展演場所的審查評鑑,也有專家學者把關,臺灣對於長頸鹿飼養環境並沒有法定標準,且展演動物種類非常多,建議中央直接律定各種動物飼養條件。至於頑皮世界是否有無缺失,將依照《動保法》規定請求改善以及複查。

▲妮妮尾巴不明原因斷尾。

【你可能也想看】

►「防疫毛尖兵」監督客人實聯制 端坐桌上臉超派:沒掃揍你喔!

►開動囉!桌上多一尊「大肚虎爺」曬肉睡翻 爸忍笑:像在拜地基主

►夜傳怪聲!客廳出現「大坨毛紙球」跳綵帶舞 網:孩子安靜要小心

►「奶狗有人要嗎?」5小狼鑽肚搶喝奶 網搶認養下秒尬爆:被騙了

►搞怪貓站着解放「用力擠便便」 脖上亮點笑噴網:有拜有順暢

【你可能有興趣】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來追蹤我吧!

►陪主子一邊玩耍一邊聽《有點毛毛的》

►毛毛商城幫你把寵物商品送到家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

▼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