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徵信體系 人行:爲所有經濟主體建立「信用檔案」

中國人民銀行。(圖/shutterstock)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徵信管理局昨(10)日刊發題爲《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的文章,表示將建設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推動不同領域、不同平臺的個人和企業信用資訊共享應用,不同徵信系統互聯互通。值得關注的是,人行提出將爲「每一個經濟主體」建立信用檔案。

據大陸中證網報導,文章表示,人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發展模式,逐步構建金融信用訊息基礎數據庫(簡稱「央行徵信系統」)和市場化徵信機構協同發展、互相補充的發展格局。

文章指出,人行下一步將堅持徵信全覆蓋的建設目標,推動不同領域、不同平臺的個人和企業信用資訊共享應用,不同徵信系統互聯互通,「爲每一個經濟主體建立『信用檔案』」,滿足經濟社會多層次、多樣化的徵信服務需求,並保護訊息主體合法權益。

文章續稱,將推動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平衡好信用訊息合規使用和有效保護的關係,加強行業監管,嚴肅查處濫採、濫用個人訊息等違規行爲。同時,構建多樣化徵信市場、多維度徵信產品、多管道徵信服務,並推動跨境徵信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

由人行主導建設的央行徵信系統,截至8月底,個人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4081家,收錄11.5億筆自然人資訊;企業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3811家,收錄9874.6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資訊。

新華社此前報導,人行日前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21年)》顯示,隨着社會信用意識持續增強,未來小微主體的信用檔案建檔率將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與普惠羣體資訊不對稱難題持續緩解。